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去暨南大学报到的新闻,可谓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不少人为她鼓掌叫好,但也冒出不少刺耳的声音,真是让人越看越无语。
要知道,全红婵可不是普通新生,她早在去年就已经通过保送,被暨南大学录取,专业是运动训练。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学院的院长正是“亚洲飞人”苏炳添。这阵容,谁看了不说一声“顶配”!
开学当天,全红婵一身休闲打扮,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校园里。
看得出来,她非常期待这段大学生活。镜头前的她,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笑容能照亮全场的小姑娘。
网友们也纷纷送上祝福:“婵宝要开心学习呀!”“大学生全红婵来啦!”
可偏偏,在一片叫好声中,总有那么一些人非要说点难听的。
有人冷嘲热讽:“哦,免试入学啊?怪不得。”“她识不识字啊?大学里有没有开设小学课程?要不要从拼音教起?”
甚至还有人直接人身攻击,说她是“文盲”“没教养”,说什么“拿冠军又怎样,没文化真可怕”。
看到这些评论,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一个为国家在奥运赛场上拼尽全力、拿下荣誉的运动员,凭什么要遭受这种质疑?说她没资格读大学?你先数数她拿过的世界冠军有几个!
要知道,全红婵虽然今年才刚满18岁,却已经是中国跳水界的“大满贯选手”。
国家级运动健将、8个世界冠军头衔、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这些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拿到的,光是这些成绩,就足以说明她凭什么能被保送。
再说说保送政策这事儿。其实运动员保送上大学,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
张怡宁、邓亚、郭晶晶、刘翔多少体育巨星都是这样走进校园的?怎么轮到全红婵,就突然变成“争议”了?
回看一下全红婵的成长经历就知道,她出自广东湛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开始接受高强度训练。
在很多孩子还在玩耍打闹、享受无忧无虑童年的时候,她已经在跳台上反复练习动作、调整姿态。
当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晒美食、追明星、放假旅游时,她却在训练馆里日复一日地跳水、翻滚、入水。
可以说,她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几乎全部奉献给了体育事业。
没有她的坚持和付出,就没有中国跳水“梦之队”那么多辉煌的时刻。
而现在,她只是想重返校园,补上那些年错过的文化课、多学一点知识,这有什么不对?
更何况,她才18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本来就是很多运动员的标准路径,凭什么她就该被嘲讽?
还有一些网友瞎操心:“她去读书了,是不是就不比赛了?”“开学即退役?”
别急,这事儿暨南大学早就考虑到了,学校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说是相当贴心。
作为院长的苏炳添就亲自透露,学校为全红婵量身定制了一套弹性学制。
学制超级灵活,普通本科生4年完成学业,全红婵最长可以延长到8年,这意味着她可以安心训练、比赛,不用急着赶课程进。
课程安排也很有特色,线上授课、一对一导师辅导、竞赛成绩转换学分,总之就是怎么适合怎么来。
而且运动训练专业本身就有很多课程与体育相关,比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这些,跟她这些年的训练经验完全可以结合起来。
更暖心的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院长是咱们熟悉的“飞人”苏炳添,学院里还有不少其他优秀运动员学生。
这么说吧,全红婵在这里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至于“退役”一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全红婵才刚满18岁,正处于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训练跟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她在巴黎奥运周期继续出现,甚至亮相更多国际大赛。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全红婵第一次面对莫名其妙的网络争议了。
此前,她因身体发育和伤病问题不得不临时退出某些比赛,当时就有人指责她“飘了”“成绩下滑”。
希望大家能多给她一些鼓励和包容,而不是用狭隘的标准去衡量她的价值。
毕竟,不是只有“文化课成绩”才能定义一个人,坚韧、专注、拼搏,同样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全红婵,欢迎开启大学生活!愿你学业顺利、继续发光,在人生的新赛道上依然勇敢向前!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