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古蜀道徒步火出圈,这样走更能读懂这部千年史|我是发言人

“游客的兴趣点不仅仅在于自然的山水,他们来到景区,更多的是要看文化赋能。”

日前,“行走的发布会”广元站在剑阁县举行,在发布会间隙,广元石窟研究所开发利用与宣传教育科科长罗琳接受了小布的采访,在她看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不仅是文旅融合的示范,更是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人物名片 | 罗琳 广元石窟研究所开发利用与宣传教育科科长

面对千年遗存,科技已成为广元守护文脉的“神兵利器”。罗琳介绍,在保护层面,针对石窟等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广元已设置了先进的保护设备:“我们采用专业仪器,对石窟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全天候常态化的监测。”

科技的力量更延伸至文化的“活态”呈现。剑门关的壮丽灯光秀、节庆时的仿古开关仪式,让游客瞬间梦回金戈铁马的三国时期;翠云廊古柏博览馆内,多媒体技术让古柏的年轮娓娓道来;昭化古城的“葭萌春秋”、唐家河·境实景演艺,让蜀道故事与生物多样性触手可及。甚至在庄严的皇泽寺、千佛崖,一杯“石窟咖啡”也能碰撞出古典与现代的火花。罗琳强调,科技手段的全面应用,无论是从保护角度,还是从发展利用方面来讲,都让沉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参与。

“‘文旅融合’已升级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广阔格局。”当被问及文化如何为旅游“赋能”,罗琳列举了广元一系列创新实践:在翠云廊,“点树交印”情景剧让游客化身古柏守护者,在角色扮演中亲历古柏保护的传统智慧;在剑门关,“背诵《蜀道难》奖游剑门关”,让游客收获诗与远方的双重快乐;在昭化古城,“葭萌春秋”的演出,则铺开了一幅生动的三国画卷。

△行走的发布会·第一集《蜀道的“七十二变”》截图

这些沉浸式体验绝非孤例。罗琳指出,广元各景区都在积极运用创新手段,“吸引更多游客来,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丰富的文旅产品”。文化不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可触摸、可扮演的鲜活场景。

守护好这些千年古柏,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绿色遗产。罗琳还向小布介绍了剑阁县“三个一”保护措施:“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同时,她还认为,除了官方的保护力量,广大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广元创新推出古柏认养计划,团体或个人皆可通过正规流程参与认养。“我们也希望千百年来古人留下的古柏,通过可持续的保护,让子子孙孙在若干年后也能看到这绿色长廊。”

△烟锁翠廊 摄影:魏运辉

针对今年五一假期十万游客涌入古蜀道徒步的现象,罗琳坦言提升全程吸引力是未来方向。她表示,目前,广元已推出“坐高铁游广元”及“广元不远 周末优选”的三天两晚定制化产品,依托其地处成都、重庆、兰州、西安几何中心的交通优势,为游客提供“保姆式”服务。

此外,她还介绍,对于古蜀道徒步本身,广元已科学规划三段特色线路:

石洞沟段:核心是千年古柏生态奇观,“平均树龄1050年”,是古柏最为集中、树龄最长的精华展示段。

拦马墙段: 主打“原汁原味”的古代交通活化石,游客可亲见“明清时期的石板路”“古代高速的护栏拦马墙”“饮马槽”等历史遗存。

剑昭段: 连接昭化古城与剑门关,浸润三国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广大徒步爱好者来古蜀道徒步游玩,剑阁县整合了沿途吃、住、游及急救等保障信息,已推出徒步游手册和小程序。

在“行走的发布会”活动现场,罗琳还发出了热情的邀请:“非常欢迎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广元来,到古蜀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到广元当地的各式各样的特色历史文化。”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李长浩 刘茜 许明智

视频 | 余天新 李家俊

设计 | 杨甜甜

编辑 | 王力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旅游   蜀道   发言人   千年   罗琳   广元   古柏   游客   石窟   剑阁县   发布会   树龄   文化   古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