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价格又双叒叕下跌了。现在黄牛想出手都没人接。
这事儿有多荒诞?
2022年春节前,53度飞天茅台在终端被炒到3200一瓶,黄牛说只要能拿到货,一瓶净赚1000。现在京东上不到2000就能买。

茅台总共有三个价格。
出厂价1169。建议零售价1499,但从来就是个摆设。真正的市场价是黄牛和经销商炒出来的那个数。
以前怎么玩的?
2016年产量将近4万吨,配额跟金票子似的,谁家有配额能在饭桌上吹半年。买一瓶放两年就能翻好几倍,酒变成了理财产品,喝的不买、买的不喝。
那时候经销商躺着赚钱,黄牛囤货囤得比股市还猛。
这两年出了两件事,把局面彻底搅了。
第一件,茅台开始玩直销。
天猫京东开官方店,企业直供、线下直营铺开,i茅台平台加大投放,中秋还搞家宴套餐直接卖给个人。以前那套层层加价被砍了,普通人能绕过中间商直接买,昔日的配货大佬变成了普通卖家。
第二件,产量翻番。
2016年3.93万吨,到2024年涨到5.63万吨,销量翻了快一倍。供给一上来,社会库存就堆得吓人。东西多了就不稀罕,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本来是中秋白酒旺季,结果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都带不动。
黄牛以为能低买高卖,结果成本价2300多拿的货,市场价直线往下掉,直接从赚钱变赔本。
那茅台厂自己亏了吗?
没有。出厂价一分没变,该赚的一分不少。
真正亏的是中间商和囤货的。
前几年高价囤货的经销商,现在库存压得现金流断了。
库存周转天数拉到近千天,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要900天,也就是一批货得摆上架子差不多三年才能出完。
酒放着不动,钱流不起来,整个链条卡住了。

但库存不是最要命的,喝酒的人才是。
50后60后喝不动了。这两代人真懂酒也真爱喝,曾经酒桌主力。现在再好的茅台摆面前,也得掂量血压和肝功能。
90后普遍不喜欢白酒。那股浓烈、烧喉咙的劲儿,对他们没吸引力。
00后?完全是另一个次元了。茅台对他们来说,象征着旧时代的威严和距离。
茅台面临的,或许不仅是库存压力,更深层的是代际消费文化的断层。
以前茅台是身份象征。
饭局气氛全靠一瓶酒撑。商务宴请、送礼办事,茅台是硬通货。
但现在?
反铺张浪费的政策一波接一波,你请人吃饭抱箱茅台,不怕被拍上网?禁酒令一出,彻底堵死了灰色地带。
现在聚餐基本不见白酒,连年会这种传统场合,也变成果汁茶水的天下。
年轻人价值观也变了。
以前拼酒斗酒,是权力地位的展示。现在不喝酒,反而是自律清醒的象征。
朋友圈往年晒茅台的声音消失了,换成“观望““再等等“。“等等党”成了主流,都在赌茅台还能跌多少。有人调侃:“去年买茅台是投资,今年是消费,明年可能就是日常了。”

这心态转变,反映出茅台正在从金融产品回归消费品本质。
这就是商业的残酷。
当一个东西的价值完全建立在稀缺性和符号感上,一旦供给增加、文化变迁,崩就是必然的。
茅台现在面临的,不是产品问题,是整个商业逻辑的重构。
它卖的从来不只是酒,是社会符号。符号被时代抛弃,再高的香气也留不住人心。
这就是茅台现在的真实状况。
但我想说,茅台会凉,不会消失。
稀缺性仍然是王牌。茅台酒工艺决定了一年产能提升有限。茅台依旧是中国白酒顶点,仍有收藏价值、文化象征。
只是这符号,需要重新定义了。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