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好久没出现在世界舞台了!
却一声废约惊动全球。
而这次塔利班政府着实让人猝不及防,他们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签订的25年石油开采合同
理由竟是中国没答应雇佣3000名阿富汗员工并培训他们?!
要知道,这份合同可是2023年1月双方高调签署的,塔利班高层亲自站台,被视为阿富汗战后经济重建的关键一步。
阿姆河盆地的8000万桶原油储量,原本能带来巨大收益,中方也诚意十足,首年就砸下1.5亿美元,三年累计投资5.4亿,还承诺建炼油厂、禁止原油出口,摆明了是想长期合作。
可如今,塔利班说翻脸就翻脸,不仅让中国的巨额投资悬在半空,也让外界质疑:阿富汗的商业信誉,还能信吗?
这份合同特别的明文要求是,采出的原油必须在阿富汗本地加工,不许直接运走。
这摆明了是想给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创造就业、留下税收,是份为阿富汗经济量身定制的计划书。
这份合同曾是中国在阿富汗的"能源投资王牌"。
阿姆河盆地横跨萨尔波尔、朱兹詹和法里亚布三省,地下埋藏着令人眼红的油气宝藏,勘探数据早就证实这里是个聚宝盆。
谁曾想,甜蜜合作还不到两年,塔利班就突然掀了桌子。
表面上看,毁约的理由简单直白,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这背后,恐怕藏着更复杂的算计...
阿富汗为何这么做?
阿富汗方洋洋洒洒列出了一堆“罪状”,听上去还冠冕堂皇的,比如:中方首年未完成1.5亿美元投资,没有雇用足够数量的阿富汗员工,勘探工作存在“技术缺陷”,没有提供履约担保,甚至是环保和社区发展承诺未落实。
尤其是在“未雇佣3000名阿富汗人”上,阿方咬得最死。
往往很多理由,就是没一个是重点,而且还带有吹毛求疵的成份。
比如,合同中根本就没有明确公开明确“3000人”这个数字,现在怎么3000人走出来了?这不是胡扯吗?
再反过来想想,一家在国际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国企业,怎么可能同时犯下这么多低级且致命的错误?
这背后的蹊跷,太过于明显。
废约的当口,国际风向正吹的酣,也更为此事平添了几分复杂。
时间线的巧合?
就在塔利班撕约前脚,欧盟后脚就宣布要给阿富汗1.8亿多美元的人道援助。
不过这笔钱不直接给塔利班政府,而是通过特定机构发,主要买粮食、药品和搞教育,特别是女孩上学。
欧盟自美军撤走后已累计给了超过8.6亿欧元,但始终坚持“只通过援助机构给钱”,这态度摆明了还没完全信任塔利班。
紧接着俄罗斯也递来橄榄枝——4月就松口说会考虑在“适当时候”正式承认塔利班政权,甚至停了相关活动禁令。这对一个被西方孤立、进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政权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连美国都在悄悄变脸:不仅撤销了对三名塔利班高官的悬赏(其中一位赏金曾高达千万美元),还有美高官几次秘密去了喀布尔。
塔利班外交部也公开回应,话里话外都是“想和美国重新开始”。
原来塔利班突然硬气毁约,背后是各方都在对它释放善意啊!
在这敏感时候,巴铁也掺和了进来。
就在废约的同一天,巴基斯坦海关宣布临时豁免阿富汗商品的原产地证书要求,让大批滞留在口岸的阿富汗货车得以放行。
事情串起来看就明白了!
塔利班这手操作,摆明了是想在中美欧之间"两头吃"。
一边向西方抛媚眼要钱要承认,一边对中国摘完果子就翻脸,打得一手精明的算盘。
说白了不是中国企业不行,是阿富汗临时政府想换合作伙伴了。
所以要放点臭屁出来!
中方真的没履约吗?
事实没那么简单。
阿姆河盆地安全形势严峻,2024年就发生过武装分子绑架外籍工程师事件,导致安保成本暴涨,中方人员出入都要带武装护卫,设备运输还得封路护送。
更头疼的是阿富汗基础设施太差,没有现成的石油管道,电力供应时断时续,建炼油厂等于要从铺路架电线开始搞起。
最要命的是当地石油技术人员总共不到100人,中方好不容易建起培训体系,结果学员嫌工资低、条件苦,培训没几天就跑光了。
这些学员可都是阿富汗人,他们逃跑可和中国关系不大。
虽然中方本想通过周边国家卖原油回本,但合同偏偏规定必须全部在当地炼化——以阿富汗现在的工业水平,这根本就是强人所难,等于让我们给他建一座城一样。
可吃亏的终究是中国,类似这样被坑的事,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最近尼日尔就上演了一出"翻脸不认人"的戏码,不仅当众赶走三名中国石油高管,还直接关了一家中资酒店。
这种事情就算中国想走法律途径讨说法,在阿富汗这种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地方也难有结果,搞不好还会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但塔利班现在显然有恃无恐,他们盘算着:
没了中国,还有别的选择。
现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一下子就让塔利班觉得自己手里的筹码变多了,变多了就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左右逢源,谋取利益。
真的是把自私自利演绎太到位了!
中国到处讲道理,而这个世界都基本不讲道理。即使他们啥也不是,也敢公然胡作非为。
中企现在一直踌躇满志推动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却被资源国政府当局挡在门外。
阿富汗当局依然在单方面进行合同取消后的动作,试图组织项目清算,并关闭了与中企沟通的大门。
至此,中企仍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希望与阿富汗当局政府一起努力,推动项目回到正轨,为当地社会和民众创造更多福祉。
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老的名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End---
更新时间:2025-06-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