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子凭父贵” 是常见现象,而年过七旬的导演陈凯歌,却意外迎来 “父凭子贵” 的口碑逆转。近日的金熊猫盛典上,这位曾因言辞争议被指 “傲慢” 的大导演,因儿子陈飞宇的演技突破,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的喜爱 —— 现场粉丝不再称他 “陈导”,而是亲昵地叫 “陈飞宇他爸爸”,他更是配合地学饭圈动作,伸手比心、脸颊比心,反差萌模样让网友直呼 “可爱”。这场口碑的转变,连陈凯歌本人或许都未曾预料,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陈飞宇在作品中展现的过硬实力。
金熊猫盛典的 “反差萌”:从 “大导” 到 “萌系老爸”
金熊猫盛典当晚,陈凯歌以总评委身份出席,一身深色西装搭配白衬衫,气质依旧沉稳。但与以往公开场合的严肃不同,他全程心情大好,面对围上来的年轻粉丝几乎有求必应。当粉丝喊道 “陈飞宇爸爸,比个心吧” 时,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抬手比出标准的心形手势,动作略显生涩却格外认真;后来有粉丝提议 “要脸颊比心”,他也笑着配合,双手比心贴在脸颊两侧,眼角的细纹随着笑容舒展,画面被镜头捕捉后,迅速在社交平台传开。
网友们的评价画风突变。此前,陈凯歌因参与演技综艺时与李诚儒的对谈,一句 “梨园世家的保守艺人” 被解读为态度傲慢,收获不少负面评价;而这次,粉丝们因陈飞宇的滤镜,对他多了几分包容:“看在陈飞宇演得那么好的份上,突然觉得陈导好可爱”“原来大导也会学饭圈动作,老父亲的样子太真实了”。这种口碑的转变,不仅是因为粉丝对陈飞宇的喜爱,更源于陈凯歌在互动中流露出的 “老父亲” 温情 —— 那种面对粉丝因儿子而来的热情,既有些无措又愿意配合的模样,打破了他以往 “高高在上” 的导演形象。
陈飞宇的 “破圈之路”:从星二代争议到演技认可
陈飞宇的演艺生涯起点不低,顶着 “陈凯歌儿子” 的星二代光环出道,首部主演作品就是大 IP《将夜》,资源好到让同行羡慕。但初期,他并未完全摆脱 “靠父亲” 的质疑 ——17 岁出演《将夜》时,他还未系统学习表演,虽将宁缺的 “草根韧性” 演绎得尚可,但仍有声音认为 “换别人也能演”。后来,他的私生活争议(与网红的过往恋情曝光)更是让形象受到影响,网友对他的评价多停留在 “星二代”“资源咖”,而非 “演员陈飞宇”。
真正的转折点,是今年播出的电视剧《献鱼》。他在剧中饰演师祖司马焦,这个角色年龄跨度感强,需要低沉有磁性的嗓音和清冷的上位者气质。剧集开播第一集,司马焦出场时的台词就让观众惊讶 —— 吐字清晰、情绪饱满,低沉的音色与角色的 “师祖” 身份高度契合,不少观众甚至去搜索 “司马焦配音演员”,结果发现竟是陈飞宇原声演出。官方放出的花絮更直观展现了他的投入:拍摄吊威亚戏份时,他悬在高处,转身、眼神变化间,台词依旧清晰有力,即便片场环境嘈杂(有工作人员的脚步声、设备的调试声),他的声音也能精准传递出角色的冷漠与威严,没有丝毫含糊。
此时的陈飞宇刚满 23 岁,作为 00 后男演员,他的台词功底不仅超越了部分同龄演员,甚至让一些 90 后男演员相形见绌。更难得的是他的仪态 ——1 米 8 几的身高,穿上古装后肩背挺拔却不僵硬,站立时微微颔首的姿态,既有师祖的 “光风霁月”,又带着几分慵懒的疏离感,被网友形容为 “像高贵的猫”。对比同组其他演员,他的仪态不刻意 “端着”,却恰好贴合角色的身份;而在演绎司马焦的 “孤独” 与小皇帝的 “懵懂” 时,他仅靠眼神就能区分两个角色 —— 司马焦的眼神冷冽,偶尔闪过一丝落寞;小皇帝的眼神则带着天真,连眨眼的频率都慢了几分。
《献鱼》播出后,陈飞宇彻底摆脱了 “资源咖” 的标签。老粉重新回顾他过往的作品,发现《将夜》里宁缺的 “少年意气” 其实已有灵气;新粉则因司马焦垂直入坑,直言 “是演技让我忽略了他的星二代身份”。观众真正反感的从不是 “星二代”,而是 “占着资源却没演技” 的艺人,而陈飞宇用作品证明,他属于后者。
陈凯歌的 “父亲角色”:从专业指导到情感支持
陈飞宇的成长,离不开陈凯歌的陪伴与指导。《将夜》拍摄期间,17 岁的陈飞宇为了练好台词,每天收工后都会和父亲一起梳理剧本。陈凯歌会帮他拆解人物关系,标注台词的轻重缓急,甚至陪他一遍遍对戏,纠正他的语气和停顿。有工作人员回忆,当时陈凯歌经常拿着剧本,在片场角落和陈飞宇坐在一起,手指着台词逐句分析:“宁缺这里的‘不服输’,不是喊出来的,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要让观众听到他的倔强。”
除了专业上的指导,陈凯歌在生活里也是典型的 “老父亲”。他记得陈飞宇的每一个生日,会提前准备手写卡片和鲜花,卡片上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辞藻,多是 “注意身体,别太拼”“爸爸为你骄傲” 这类简单的叮嘱。有媒体拍到过他去探班陈飞宇的画面:在监视器后看儿子拍戏,眼神里满是欣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颧骨因笑容显得格外明显,那种骄傲藏都藏不住 —— 就像普通父亲看到孩子进步时的模样,没有导演的架子,只有纯粹的父爱。
陈飞宇进入演艺圈,并非一蹴而就的决定。陈凯歌和妻子陈红曾考虑了很久,担心儿子承受不住娱乐圈的压力。最终同意后,他们花了十天时间,帮陈飞宇把剧本里的重点、人物情绪、对手戏演员的性格特点都整理出来,打印成册交给儿子,册子上还有陈凯歌手写的批注:“遇到对手戏时,多观察对方的反应,演员是互相成就的。” 这种细致的准备,不是 “走后门”,而是父亲用自己几十年的行业经验,帮儿子打好基础。
在采访中,陈凯歌曾真诚地聊起对儿子的期待:“我付出爱,不是为了让他顺从,凭什么我是父亲,他就要听我的?我希望他别变成随便被人捏的软面团,要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教育理念,也影响了陈飞宇 —— 去年,他因个人隐私被泄露,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直接起诉泄露者,最终胜诉,对方不仅赔偿 15 万元,还公开道歉。他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 “温室里的星二代”,而是有勇气对抗不公的演员。
如今,陈飞宇凭借《献鱼》成为不少观众心中的 “00 后演技扛把子”,他的每一个新动态都能引发关注,而陈凯歌也因儿子的优秀,收获了更多正面评价。有人说 “陈凯歌这次是沾了儿子的光”,但实际上,这种 “父凭子贵” 的背后,是父子间相互的支持 —— 陈凯歌用经验为儿子铺路,陈飞宇用实力为父亲赢得认可。未来,陈飞宇的演艺之路还很长,而陈凯歌或许还会在更多场合,因 “陈飞宇爸爸” 这个身份,收获更多不一样的掌声。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