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为什么中国在明确我们不会偿还的情况下还要购买美债?

有人对债主说:“我就不还了,你看着办”,结果债主还继续把钱借给他。

这事儿听起来怎么都不合逻辑,但在现实中,还真有件和这个有点相似的事。

网友们把中国比作债主,美国比作欠钱不还的老赖,可是面对美国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中国人不但不去强硬讨债,还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的上半年,不断加持美债。

这时别说咱们的网友不解,连一些美国人也搞不懂。

美国论坛Quora上就有一位网友发表了帖子,表达了他的疑惑。

“中国明知美国可能赖账,为何还持有这么多美债?”

这个帖子已经转出,可以说是直接刺激了咱们网友的神经,但是咱们得把话说清楚,美国官方从来没有敢公开说“我们不还钱了”。

Quora论坛上的帖子只是一个普通美国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官方立场。

但是,美国财长耶伦确实说过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不会优先偿还任何一个债权人”。

这话就很有嚼头了,潜台词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大家风险共担”,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美债持有者都心里一紧。

美国真的敢违约吗?

在我们分析中国为什么买之前,先要搞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美国敢不敢真的赖账?

答案是:不敢,除非它想亲手终结自己的霸权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惊人的37万亿美元大关。

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比整个欧元区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还要多。每年光是付利息,就要花掉超过1万亿美元,这笔钱已经超过了其军费开支。

美国国债能持续运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美元的全球信用。

全世界都用美元做生意、做储备,所以大家才愿意把钱借给美国。

一旦美国宣布违约,哪怕只是对特定国家,那传递给全球的信号就是:美元不安全了。

结果会是什么?

全球投资者会像疯了一样抛售美元资产,从国债到美元现金,都会被当成烫手山芋。这会瞬间引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而风暴中心的美国,将第一个被撕碎。

这种“自毁长城”的事,任何一个理智的美国决策者都不会干。

所以,尽管美国政客们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吵得天翻地覆,搞得像随时要关门大吉,但那更多是两党博弈的政治秀。真到了悬崖边上,他们总会找到办法把游戏继续下去。

为什么一定要买美债?

搞清楚了美国不敢轻易赖账这个大前提,我们再来看中国的处境。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几十年如一日地向全球出口商品,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其中大部分是美元。

到2025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32万亿美元。

这么一大笔钱,你得给它找个地方放着,还得保证安全和能随时取用,最好还能生点利息。

放眼全球,能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只有美国国债市场。

它的体量足够大,能容纳下中国庞大的资金;流动性全球第一,随时可以买卖变现,应付国际贸易结算和投资需求。

你想买德国国债?它的市场规模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根本装不下。

买日元?汇率波动太大,风险不可控。

买黄金?黄金是保值的硬通货,但它不会生利息,几千吨黄金放在金库里,每天还要付出高昂的保管成本。

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购买美债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没得选”的被动选择。

这是历史形成的路径依赖,也是现实的无奈之举。

除了没得选,持有美债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中国人民银行曾将美债定义为外汇储备的“压舱石”。

当人民币面临升值或贬值压力时,央行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买卖美债来调节美元的供需,从而稳定人民币的币值。这是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箱之一。

另外,中国把通过贸易赚来的美元,再通过购买美债的方式借回给美国。

美国拿到钱,就能继续维持强大的消费能力,回头再来买中国生产的商品。这就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循环。

这种深度捆绑,让中美两国在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短期内“脱钩”根本不现实。

它既是稳定两国关系的纽带,也成了博弈的筹码。

增持或减持美债,可以作为一种外交信号。比如,在两国关系紧张时减持,缓和时增持,这都是牌桌上的无声语言。

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牌局的玩法。

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就包括大量国债。

这件事给全世界都敲响了警钟:原来所谓“最安全的资产”也并非绝对安全,它随时可能因为地缘政治变成武器。

从那一刻起,中国的策略明显发生了转变,从一个被动的持有者,开始向一个主动的管理者转型。这个新打法,可以概括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直接的动作就是“稳步减持”。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到2025年5月,中国的持仓量约为7563亿美元,已经从曾经的第一大债主降至第三位,排在日本和英国之后。

这种减持是小步慢走,每个月减持几十亿,避免引发市场恐慌,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战略性后撤”。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在减持,为什么有时候又会增持呢?比如2025年2月,中国就增持了约235亿美元的美债。

这就是现在中国策略的高明之处——“用美元的规则玩美元的游戏”。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曾评价说,中国持有美债是在“用美国的规则约束美国”。

这话一针见血。作为美国的主要债权人之一,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就拥有了话语权,能够对美国的融资成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阶段性的增持,往往是出于战术和收益的考量。

当美债因为加息等因素导致收益率飙升时,价格就很有吸引力。此时买入,不仅能获得不错的利息收益,还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外交上的善意信号。

这说明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会存钱的储户,而是一个懂得利用市场波动进行波段操作、追求利润的精明玩家。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明确我们不会偿还的情况下还要购买美债?”

答案已经很清晰了。

那个“明确不还”的叫嚣只是噪音,美国不敢也不能违约,那是金融自杀。

中国购买美债,是历史和现实共同作用下的理性选择。在庞大的外汇储备面前,美债市场因其无可替代的规模和流动性,仍是当下不得不倚重的工具。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策略已经进化。持有美债不再是终点,而是一个服务于国家长远战略的“临时解决方案”和“过渡性安排”。

持有美债,是为了在旧体系中争取最大的利益和安全。而逐步摆脱对美债的依赖,则是为了在未来的新体系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空间。

这其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东方式的智慧与战略耐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中国   论坛   美国   美元   国债   债主   全球   网友   利息   外汇储备   财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