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香琴 新阅读杂志 2025年07月22日 08:01 北京
我有一段时间焦虑得很严重,那时我不去跳广场舞了,在家待着不愿出去接触人,听人说话就烦,看电视也烦。我试着看书改变一下,可根本就看不进去,就这样越来越烦,越烦越什么都干不了,觉得活着真无趣。
就在这时,我的老同学向我介绍了银龄书院,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书院的小橘灯读书会。刚开始,我特别不自信,不敢交流、不敢展现自己。让我意外的是,读书会里无论是六七十岁还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在积极参加线上活动,读诗的、画画的、做手工的、写文章的,人人阳光,处处正能量。我心想这正是我要找的集体啊,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了。经常参与线下观影读经典活动,参加北京阅读季培训,听作家、教授讲课,越听越爱听;看老师们的线上活动,越看越爱看,由此,我萌生了要做志愿者的念头。
慢慢地,我打开自己,融入了这个集体,参与了越来越多的活动。
每天发“早安卡”。“早安卡”内容为一首古诗词,一开始,我把古诗词抄在本子上,再查诗词的作者介绍和诗词的译文与注释,找出生僻字注上拼音,把诗词读出来录音后收藏,怕自己读得不好,不敢分享给大家。现在,我不但每天坚持在读书群里分享我读的“早安卡”,还把古诗词做成小视频,方便大家收听、收看。
坚持写作。记得2020年8月第一次参加写作培训班的内容是诗词扩展编故事,老师讲的内容是骆宾王的《咏鹅》,课后作业是将此诗扩展成50个字的小故事。我居然紧张到把“大白鹅”写成了“小鸭子”就交作业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培训,近几年,我写了近百篇小文章,部分文章被《北京晚报》《北京周刊》等刊登,北京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友节目也曾播出过。
做故事传承人,讲老党员的故事。刚参与这项活动时,我把故事抄下来反复地读、反复地背,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背下来后,就让家人当听众,讲给他们听,根据他们的建议再调整、改进。经过不断努力,我和老师们讲的故事在央视频播出了,这让我欣喜万分。
参与演出。近些年,我在银龄人艺术团演起了图书情景剧、广播剧。我演过《红岩》《木兰辞》《东郭先生外传》《书生情暖四合院》《大山深处落坡岭》《我与地坛1》《我与地坛2》《皇帝的新装》等剧目,还做过银龄书院“金童银龄”暑期展演的主持人。2023年9月,在“我与地坛”书市,我们连续5天演出5场图书情景剧,让广大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阅读,不一样的老年人风采。
在银龄书院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一次次战胜了自己,实现了做公益的目标,我真的很高兴。现在,我经常乘公交车辗转于北京的各个城区参加活动,每天都很快乐。我总在想,5年前,若我没有加入银龄书院,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是银龄书院抱团取暖温暖了我,让我远离了焦虑的困扰;是读书给了我自信,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心中有爱,有阳光,每天生活都特别充实,现在我也希望能用我的爱去温暖身边的人。
本文刊发于《新阅读》2025年6期
来源:北京号
作者:薛晓萍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