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BHK
日本京都大学承认,在昭和初期从冲绳和奄美地区带走并长期保管共466具琉球人遗骨。
考古学家对比文献《隋书》里就记载了,早在隋唐时期,山东半岛就和琉球群岛有密切联系。
谁能想到,血脉联系在几千年后用现代科技,居然印证了1400多年前的历史记录史记。

尴尬吧,这下可好,这些被私自移走的遗骨不仅成为了学术的焦点,更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证据。
更加成为了琉球人民追寻民主的记忆物证和线索。
这段跨越海洋和跨越千年的血脉联系,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日本当地的11月10日那天,日本京都大学宣布,该校保存了466具琉球人遗骨而引发争议。
其中里面包括了琉球王室墓穴“百按司墓”中的遗骨,这些遗骨里包括了王室、平民等。
他们在墓穴里安息了数百年时间,却被日本学者打扰甚至挖出来放进箱子里一同送到了京都。
日本京都大学要对琉球人的遗骨做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团队。

主导者研究项目的京都帝国大学的教授——清野谦次,是侵华日军731部队石井四郎的老师。
根据调查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吞并琉球后,系统性盗挖琉球人的骸骨用于人类学术研究。
琉球人的遗骨一直都被保存在日本京都大学的院校里或者教育机构里,很难入土为安。
日本人类学家对这些遗骨进行研究,还提出了“日流同祖论”宣称琉球人和日本人拥有同祖先。

他们试图通过扭曲历史事实来试图将琉球人同化,从而为日本队琉球的殖民统治的“合法化”。
冲绳人民一直在试图通过法律来拿回祖先的遗骨,然而这些遗骨截止至今仍被当作“学术资源”。
京都大学已公开承认带走了琉球遗骨,遗骨不仅是学术伦理的争议,更是琉球民族文化的尊严。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后,日本人类学家金关丈夫和三宅宗悦等人组成了小团队前往琉球。

1929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学者们敲开了今归仁村的百按司墓,将遗体通通带回日本京都。
清野谦次带领团队对遗骨进行研究,量头骨、测身体比例,试图在他们身上找到“日本人证据。”
更直观的痛心是,在今年的5月份,京都大学将从今归仁“百按司墓”里带走至少29具遗骨。
将移交给今归仁村的文化中心,并附带了条件“暂时不得重新埋葬,必须作为学术资料保存。”

在距离中国110公里的东边有个叫琉球群岛的地方,南北总长达到1000多公里。
面积约3611.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35万人,地形主要是山地、丘陵、阶地为主。
在公元6世纪中期,隋炀帝命令主款出海寻访海外异俗,发现了一片珍珠般的群岛。
岛屿落在水面如同虬龙浮在水面,故取名“流虬”,在《隋书》记载,因“虬”意为小龙。

这需要避开帝王,所以取名为“琉求”,一直沿用到明朝洪五年。
那时琉球群岛分裂成三个小国家,他们之间经常频繁的发生冲突。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册封琉球中山王,改名为“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
也开启了中琉之前长达五个世纪的中藩关系,是文明血脉的深度融合,而非但是政治依附。

琉球也曾说中国话、过中国节、些中国字,汉文是琉球当时的官方文字,与中国保持联系。
虽然现在说日本话,但是琉球人仍使用“中国话”,是汉语或者指闽南语等地方方言。
琉球诸国为中国明王朝的潘属国明朝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朝政府朝贡。
琉球国王每年都会定期来到清朝进行朝贡,待会的不仅是金银财宝,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资源。

琉球学子也来到国子监求学,这并非是殖民地的掠夺,琉球人精神里,一直有中华的心。
然而琉球的杜特润的地理位置一直被日本偷摸揣测,日本逐渐加强对琉球的关注。
从1609年开始,日本的手就逐渐慢慢深入琉球,日本九州地区的萨摩藩突然发兵攻击琉球。

琉球国因为缺乏军队的加强,在几天后就被击败,萨摩藩攻进城内掳走了琉球国王尚宁。
将尚宁和百余人全部压制到了鹿儿岛,对他进行羞辱逼尚宁签署一份屈辱条约。
要求琉球必须向日本进贡,也必须听日本的命令,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尚宁只好签字画押。

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日本想要对琉球进行监管,减少琉球和清朝的来往。
面对强制性的管理,琉球还是表示独立性,,继续为清朝进贡,保持和中方的联系。
一直到19世纪中叶,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日本政府通过鹿儿岛县向琉球展开不断的施压。

迫使琉球“改革政策”,日本政府打着琉球使者不明真相的幌子,宣布琉球国王为藩王。
在1875年,日本政府下令琉球禁止给清朝一切朝贡,要切断琉球和中方的来往,纳入地图。
日本彻底吞没了琉球国,琉球不肯与中方断绝关系反复找日本谈判,要求保持琉球国体和政体。
面对琉球人向中方的请求,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已经无法保护琉球,李鸿章、左宗棠等请愿望。

琉球无奈找到国际社会求援,清朝向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提出琉球三分方案。
“中部岛屿属于琉球国,南部岛屿划分中国,北部归日本”,这个方案被日本拒绝坚持要全部。
1897年,日本避免琉球再向国际寻求支援,强制性切断中琉交流,琉球国王拒不从命。
三次来到琉球进行强烈管控,下令琉球王尚泰移居东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日本人为县令。

琉球国正式被日本吞没,在二战期间,琉球群岛变成了抗战的战场之一,让琉球兵加入战争。
1945年在二战末期,日本军队对琉球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日本“玉碎令”大量平民死亡。
日本为防止军方机密泄露并且削弱美军的潜在支援,就下令清楚当地的民众,进行集体屠杀。
他们将平民驱赶战区,强制性的分发手榴弹或者逼他们跳海让他们自杀,或者直接机枪扫射。

1980年以来,冲绳人民群众一直持续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的恶劣行为。
在2023年,大板高等法院再相关的派决书里,历史性的承认了琉球民族为原住民族。
琉球受到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并且指出原住民遗骨返还是世界潮流。

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发现,在山东在了11个考古遗骸。
和琉球到古今居民一对比,琉球群岛的居民,特别是古代人的基因里,都有山东古人的基因。
这段沉睡千年的基因被唤醒,真正的血液中的文化根源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

信息来源:北晚在线——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用作“人种研究”——2025年11月11日
北京日报客户端——石敢当、赛龙舟、祭孔庙,琉球仍有中华文化留存——2023年8月8日
中国新闻网——古代东亚如何南北交流东西融合?山东人群古基因组研究揭秘——2025年2月7日
澎湃新闻——让人沉重的“琉球”展:东京特展讲述万国津梁——2022年5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