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14年5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她是清朝肃亲王善耆膝下最年幼的女儿,和臭名昭著的女间谍川岛芳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从宗亲关系上论,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女,她的人生就像一部浓缩了时代变迁的传奇故事。
金默玉本名爱新觉罗·显琦,1918年在辽宁旅顺出生,那时,肃亲王善耆家中子女众多,她作为第38个孩子里最小的女儿,在兄弟姐妹中排第十七,所以大家都称她为“十七格格”。
金默玉出生时,父亲善耆已在东北流亡六年之久,她未曾见过肃王府往昔的繁华鼎盛,1922年,56岁的善耆突发急病离世,仅仅几个月后,她年仅四十出头的生母,也是善耆最小的四侧妃,因病也撒手人寰。
短短一年,年仅4岁的金默玉便痛失双亲,而她的亲姐姐川岛芳子自幼就被送往日本,她只能由几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抚养长大。
金默玉幼年时,溥仪已然退位,大清王朝覆亡,皇帝尊号成为历史陈迹,可家族血脉里的皇家礼仪规矩却似深刻烙印。
自小,她便被严格约束,一举一动都按照格格的规范来,从坐姿仪态到言谈举止,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落座时屁股不能一下子坐满,只能坐半个,说话时要轻声细语,动作要慢,头也不能跟着晃动,头上、身上的饰品都不能有一丝摆动,这才是皇家贵女的风范。
她88岁那年上过一档节目《鲁豫有约》,节目上她就指出了现在清宫剧里的一些错误之处。
说起现在的清宫戏,金默玉觉得可笑:“动不动就‘喳’、‘喳’,你‘扎’谁呢?那字儿念‘zhe’。”
金默玉在旅顺生活到13岁,小学刚毕业时,溥仪的“满洲国”成立了,当时,她好几个哥哥在“满洲国”谋了官职,其中和她同母的大哥金宪立还当上了“齐齐哈尔市长”,不过后来大哥和人起了矛盾,一气之下辞了职,打算去日本发展,金默玉也跟着一同去了。
金默玉小学在旅顺日本人开办的学校就读,13岁赴日本贵族学校—女子学院读书,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日本女子大学英文系学习。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默玉被迫从日本辍学回到了北京,不久后,她终于瞒着家人找到一个职位:在一家日本人开的钟表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
这位有些叛逆的肃王府十七格格,开始像真正的职业女性一样,烫了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细细的,穿着碎花旗袍,一副心满意足的大小姐样子。
19岁生日那天她拍了一幅照片,依然穿着旗袍,却剪了一个短短的男式头发,只是为了玩起来方便,因为那时,骑马与打网球这两项极为时髦的运动深得她的喜爱,没想到照相馆把这张照片放大挂在了橱窗里,她有个哥哥偶然瞧见,顿时大发雷霆:“格格的照片怎么能随便挂外面给人看!”
刚满19岁,金默玉心里就对未来有了主意,她想当四处奔波采访的女记者,或是登台表演的歌唱演员,王府长辈们一听她的想法,全被惊到了:王府格格,哪能抛头露面去当职业女性呢?可这位十七格格偏偏就固执得很,和她父亲简直一个性子。
那阵子,大概是金默玉这辈子最畅快的时光,在钟表公司上班的那段时间,工资还没到手,她就早早预支花光了,因为她从小不接触钱,也不必拿钱,要什么有什么,对金钱没有概念,那时候,亲戚朋友到公司买东西,全记她账上,女同事下班后,她还自掏腰包请她们去吃西餐。
到了月底一算,她反而欠公司的钱,那时金默玉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她需要靠给人打毛衣来维持一家9口的生计,吃一碗面,都要在心里飞快地算计。
1948年,大哥金宪立因局势突变仓促离开北平,只给金默玉留下100元钱、六个孩子,以及一位老保姆和自己的女儿,自此,一家九口的生计全由她一人扛起。
而金默玉既没结婚,也没孩子,仅仅一夜之间,抚养一大家子人的重担,就落在了金默玉瘦弱的肩头。
那段时间,金默玉彻底没有了格格的架势,为了活着,她什么都干过,只是,从小的养尊处优,她怎么会懂得做生意,最后全部亏了个底掉。
为维持生计,她陆续变卖了钢琴、地毯等家中物品,还织毛衣补贴家用,三天织一件,但收入仍不够全家菜钱。
新中国成立后,金默玉留在北平养家,此时,在香港的大哥寄来一笔钱,她用这笔钱开了家四川饭馆,当时北京有40万四川人,所以饭馆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饭店经营虽利润微薄,却足以支撑一家人日常开销。
两年后饭店被公私合营,她便进入中央编译局担任职员,每月工资六十元,当时,她每次回到家中,总会欢快地哼起小曲,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
后来,经画社老板热心撮合,36岁的金默玉与画家马万里相识相知,很快便坠入爱河并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眼看着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幸福生活近在咫尺,谁料安稳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悄然降临。
1958年2月,距传统春节仅五日之时,金默玉在家中突遭拘捕,就此开启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涯。
这场牢狱之灾的根源,仅因她与生俱来的身份标签——她是末代肃亲王之女,还是臭名昭著的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的胞妹。
川岛芳子原名金碧辉,是肃亲王善耆的第14个女儿,众所周知她是臭名昭著大汉奸,小时候由于她的父亲善耆一直试图复国,她被赠给日本浪人川岛速浪,并随他前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
同时川岛芳子也是金默玉的亲姐姐,她能将间谍身份隐藏得极好,关键在于她满清皇族的身份,身为末代格格,这一身份让她能更自如地周旋于上层社会,当时,不少男性以结识皇室女性为荣,这恰好为她创造了有利条件,让她得以借此为日军输送大量情报。
1945年,日本战败宣告无条件投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也随之覆灭,川岛芳子也沦为被全面通缉之人,最终,川岛芳子因通敌叛国罪被依法判处死刑。
因受其特殊亲属关系牵连,在彼时的社会环境下,这足以让金默玉而言致命。
妻子的入狱,让马万里濒临崩溃,为了不连累丈夫,监狱中的金默玉含泪申请了离婚,她决定独自熬过长达15年的刑期,那可是常人难以承受的5475个日夜,难以想象金默玉究竟是怎样撑过来的。
出狱之后,金默玉前往天津农场参加劳动,于此处邂逅了改变她一生的第二任丈夫施有为。
1979年,已届花甲的金默玉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金默玉不是要求平反,而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干不了体力工作了,请求一份脑力工作,信回得很快,告别北京40年后,金默玉终于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于是,金默玉开始了晚年生活的又一个篇章,尽管阅尽沧桑,金默玉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一生无儿无女的金默玉,一直就想办一所学校,为中国的孩子们做些实事,1992年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她与丈夫倾尽家中所有积蓄,购置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开办“爱心儿童日语班”,全心全意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日语能力。
“爱心”暗喻“爱新”,表明她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又表明她在晚年为培养儿童的日语能力而奉献自己的爱心。
这个日语班后来发展成为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从1993年起,金默玉在日本和北京之间奔波了数年,动用了同学、朋友、亲戚等一切关系,四处演讲,终于筹足了办学经费。
1996年5月,河北廊坊开发区新开办一所爱心日语培训学校,彼时,经教育部门核查,该校教学场地与设备于全国民办日语学校里堪称最为完备的,至90年代末,这所学校逐步进行扩建与升级,最终演变为廊坊东方大学城。
晚年时,金默玉在廊坊用自己挣的钱买下一套房子,邻居们都晓得这位老太太是个了不起的老太太。
她生活习惯前卫,开朗乐观,喜欢与人分享快乐和喜悦,2014年5月26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清格格金默玉,因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95岁。
现代快报——"清朝最后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去世 享年95岁(图) 2014年05月28日
《环球人物》杂志——溥仪侄女川岛芳子亲妹金默玉:中国最后一位格格2007年04月04日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