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发布推出 #大理抗战记忆碎片 栏目,依托大理州政协珍贵史料《大理抗战》,带您走进时光深处。我们不再宏大叙事,而是俯身拾取那些浸透血泪的个体记忆、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遗存至今的时空印记——它们是民众筑路时磨破手掌的血痕,是机场抢修者面对轰炸的坚毅目光,是遗址上无声诉说的弹孔与基石……
今天
我们一起来了解
滇缅公路
一条用血肉筑就的抗战生命线
一份电令,字字千钧——
“滇缅公路在此全民抗战期间,实为我国防交通之唯一生命线。”
这不是普通的公文,而是一道生死时速的动员令。
图为1937年12月15日,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饬令保山、云龙两县县长电复滇缅公路修筑进展情况的电。
生死动脉的诞生
1937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抵抗,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随后,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基本沦陷,日本军队想方设法切断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传统交通线,妄图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
当国家危殆、民族危机、人民危险时,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既是抗战大后方,又是抗战最前线和战略结合部,在此开辟一条安全的国际运输通道迫在眉睫。
滇缅公路路线图(1938年7月)。
20余万云南各族儿女怀着抗日救亡的历史使命,自带口粮工具,在横断山脉中劈山开路,仅用9个月便完成土石方1233万立方,修建桥梁529座、涵洞1443道,建成了从昆明至畹町、全长959.4公里的滇缅公路(中国段)。
这条横跨云岭山脉、穿越怒江天堑的抗战生命线,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打通了中国对外作战和接受国际援助的重要通道。
大理段:滇西枢纽,艰险异常
1937年冬,当寒风吹过祥云县天子庙坡顶(海拔2600米),一条从昆明蜿蜒而来的土路正奋力向西延伸——这里是大理段的起点,也是一处惨烈的战场。
滇缅公路大理段全长321公里,占国内段三分之一。线路跨漾濞江、澜沧江,越天子庙坡、博南山,翻越五座海拔落差超千米的险峰。没有机械,没有炸药,大理地区每日投入民工超6.9万人,占全线民工总数三分之一以上。云龙、漾濞等县牺牲尤为惨重,云龙县仅在52公里路段就有五六百人牺牲。
图为漾濞县的民工修筑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全线牺牲公路局员工、滇西各县民工不下3000人,死亡率约为1.5%,平均每建成一公里就有3人以上牺牲了生命。其中,有死于爆破、坠岩、坠江、土石方塌压的;由于劳保缺乏,施工环境恶劣,有死于恶性疟疾的。伤残者多达1万多人。
图为老人和儿童都参与到筑路中。
从不完全统计的数据上看,大理地区各族人民,为修筑滇公路也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单云龙一县,为完成从黑羊箐起至坡脚的52公里路段,就有五六百民工为修筑这条抗战之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凤仪县修筑下关一号桥至三号桥路段,在天生桥一段,就死伤民工百余人;承担漾濞江至顺濞河36公里路段的漾濞县,当时人口仅为2万人,却出工达6000人,仅在小尖山崖子不足百米的路段,就有近百人牺牲!
功果桥:炸不断的咽喉要道
澜沧江功果渡口,曾是滇西盐运要津。1938年筑路时,工程师夏国光巧妙利用青云桥护岸为基,在江流湍急处新建汽车吊桥。期间,民工发明“铁圈抬杠法”:每4米绕成直径1米铁圈,两人抬一圈,如蚂蚁衔尾般从缅甸跋涉300公里运抵工地。仅用86天,荷载7.5吨的“功果桥”飞跨135米江面,创下筑桥奇迹。
滇缅抗战时的功果桥
为应对激增的军运量,1939年在上游700米处开建载重10吨的“昌淦桥”(纪念殉职工程师钱昌淦)。当1940年11月双桥并立时,日军轰炸机已如秃鹫般扑来:16次轰炸,242架次敌机投弹上千枚致命打击,1940年12月昌淦桥19号钢索炸断,连夜启用老桥保通,1941年1月老桥彻底炸毁,江面只剩扭曲钢梁。
1941年1月23日,日军第14次轰炸功果桥,桥体损毁严重且短期内难以修复。中国工程人员力挽狂澜,启动“汽油桶浮船到汽油桶浮桥”牵引车辆过江的创新方案。永平、云龙800民工冒死跳入激流,72小时内架设浮桥,更在悬崖间拉钢索吊运物资。
图为功果桥被炸毁情况。
双桥便如此屡毁、屡修。军民智慧也在危机中凸显:昌淦桥通重武器,功果桥过轻装车,弹性通行策略让日军始终无法彻底切断运输。这条简陋却坚韧的“钢铁浮龙”,支撑起了滚滚车轮,不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的狂妄断言,更在至暗时刻托起了抗战物资的命脉。
图为功果桥浮桥试车情况。
岁月轮转,烽火已熄
滇缅公路早已超越了
地理意义上的通道
是一个载入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
代表性符号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更镌刻了抗战史上
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不朽丰碑
熔铸于每一个云南人的心里和行动中
滇缅公路(永平段)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云南省档案馆主办,昆明、保山、楚雄、大理、德宏五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协办的“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 ,近日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正式开展,展期至9月20日,每天9:00-17:00,社会公众可免费参观,一起回顾这段用生命铺就国家生路的壮烈历史。
让我们汇聚历史的点滴
铭记那段壮烈篇章
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大理
亦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记忆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砥砺前行!
来源:“大理发布”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