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恳请加快处理职工持股会案”消息传出。据悉宗馥莉方目前已经向全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提交投诉与举报材料,恳请依法依规加快处理,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推动问题公正解决。
从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一直是雷厉风行,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大刀阔斧的企业变革,哪怕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发起诉讼,尽管外界波涛汹涌,她其实是云淡风轻的,毕竟主动权在她手里。
唯一的变数可能就是杭州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24.6%的股权案件,这或许才是宗馥莉真正关心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她的利益和大计,不容有失。
所以她希望早一日督促有关部门加快办理进度,让她能够正式成为娃哈哈的大股东。
那么,这个职工持股会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职工持股会),本来有两大作用。
娃哈哈集团的股东主要有三个,分别为原董事长宗庆后持股29.40001%,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旅控股”)持股46.00001%,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24.59999%。
宗庆后于2024年2月25日因病去世,此后他的股权就100%归大女儿宗馥莉继承。
众所周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娃哈哈集团”)的前身是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1991年宗庆后在上级主导下收购了杭州罐头厂,改名为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由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局100%持股。
1999年娃哈哈改制,在几番股权转让下,娃哈哈集团形成了由上城区国资局持股约46%,宗庆后持股约29.4%,近2000名正式职工持股剩余股份的格局。
因为有国资背景,所以娃哈哈在一些方面是有便利的,这应该是宗庆后有意为之,而职工持股会就起到了平衡作用,而且有利于集体的团结,应该说宗庆后深谋远虑,是从大局考虑才如此操作的,否则当初改制他完全可以占据更多股份。
改制后普通员工达到一定条件后就能以1元/股的价格购买股票,而分红则能有八九毛,到2000年左右,持有4万多股的员工很多,而管理干部就更多了,后者每年分红就有数十万,所以当年娃哈哈是杭州人很羡慕的单位。
没有员工持股,宗庆后的威信不会那么高。
宗庆后对员工确实好,他也相信员工是跟自己站在一边的,事实上员工对他普遍很敬重。所以在跟达能闹矛盾的时候,达能哪怕开高薪都很难挖走娃哈哈的人。
团队的凝聚力从来是跟企业的发展红利绑定的,娃哈哈是这样,其他企业也是如此。比如华为公司能够快速创业成功,也跟任正非设计的员工持股制度有莫大关系。当然两家企业有本质的区别,这要留到后面说。
但有利必有弊,宗庆后设计的持股机制有个缺陷就是“坐车的人可能比拉车的人拿钱多”,后来的优秀人才拿到的分红不见得比有资历的“老臣”多,而员工的收入又主要靠分红,这就必然带来组织惰性,这或许也是宗馥莉想要让分红基于个人的岗位绩效,而非仅凭过往的资历或级别来分配的原因之一,她想打破“大锅饭”,她一直倡导的就是现代企业的治理机制。
毕竟企业是功利性的商业组织,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奖勤罚懒,按劳分配,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宗庆后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弊,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或者说是未雨绸缪,他在2018年就主导了由职工持股会将员工持有的股份全部回购的计划,而且保留了签署的协议、录像以及转账凭证等完整证据。后来宗庆后2024年去世,宗馥莉开启变革,引发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的不满,他们对2018年签署的回购协议提出诉讼,于2024年9月进入司法程序。
股份变成只有分红权的干股,自然有员工不愿意,因为这意味着股份的剥离。但碍于宗庆后的强大威望,员工哪怕不服也只能签字,而不签字的员工直接表现就是每个月的收入少了一部分“津贴”。
而在宗馥莉掌权后,一些老员工的分红因为业绩挂钩而下降。等到了2024年8月份,宗馥莉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转入其名下的宏胜饮料集团,“干股分红”待遇取消,并提出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这进一步引发了老员工的不满,于是数十名老员工发起娃哈哈集团员工维权委员会并发起了法律诉讼。
企业能不能跟员工实现共同富裕?迄今为止,华为是最好的样板。
娃哈哈通过职工持股会成为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样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至于后来的劳动积极性问题,宗庆后父女也未必只有回购和重签合同一种方式。
想一想,从结果来看,究竟是谁获利,谁受损?
我们以华为公司为例来说明“公平公正”的问题,难道任正非没有机会回购员工的股份吗?他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从他创业早期设计的员工持股制度到后来的虚拟受限股制度和TUP计划,以及获取分享制,都是保证了“拉车的人比坐车的人拿钱多”,动态配股、动态分红与员工的业绩贡献挂钩,待遇向优秀人才倾斜,实现了公平。
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建立激励人的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率先进行产权改革,实施了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构筑了一种新型公有制产权组织形式,打造企业利益共同体。1997年,华为参照《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经深圳市体改办批准,将华为公司改组为内部员工持股有限责任公司,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企业内部员工持股企业。
古人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截至2025年2月,华为公司有127,909名享有选举权的持股员工。作为世界500强中唯一不上市的公司,华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共同富裕。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也是一体。企业要解放生产力必须靠人,所以要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的才华有施展空间,而这都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从“企业家的企业”到“企业的企业家”是一个跨越,华为公司在治理层实行集体领导,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这才是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是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华为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续成长。
产权制度和企业成功是紧密联系的,时至今日,企业不应该再被视为“家天下”,成为一个人的私产,价值是集体奋斗的结果,所以企业要与员工结成利益、事业和命运的共同体才能行稳致远,生生不息。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