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 陈丽娜
“我送一车小龙虾到饭店,运费到付,但收货方和下单方相互踢皮球,运费至今没拿到”“我给养殖场送碎玉米,收货方以‘质量不符’为由拒收运费,我们司机夹在中间太委屈”……10月29日滴滴送货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上,货运司机张红权与张申杰的亲身经历,道出了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运费拖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76%的货车司机曾遭遇运费拖欠,其中近三成伴随“扣货”冲突,成为影响3800万货运从业人员生计与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难题。
“货运行业具有‘大市场、小业户’的典型特征。”开放日现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指出,2024年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4.3万亿元,占整个物流市场近1/4。然而,这个万亿级市场却由众多小微主体支撑——目前全国有超过280万户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其中个体运输经营业户为238万,占比高达八成。
《报告》揭示了运费拖欠的主要原因:反映货主为占用资金无理由拖欠的占比最多,达到54.73%;其次是货物送达后拒不支付运费,占比45.97%;第三是货主因经营困难拖欠运费,占比43.73%。此外,货损、时效问题扯皮,合同缺失,超载罚款转嫁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对此,我们推出‘7天不付、平台垫付’保障方案。”面对运费拖欠这一行业棘手难题,滴滴送货总经理赵辉表示,所有到付订单自动获得运费垫付保障。若运费超过24小时不付,客服介入催付,若运费超过7天不付,平台自动全额垫付,并会提醒司机师傅垫付运费已到账。

具体措施上,平台将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对恶意拖欠行为采取限制发单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共享黑名单信息;完善仲裁规则,针对生鲜、高价值物品等不同场景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完善司机能量值体系,鼓励优质服务形成正向激励。
周志成特别强调:“国外的物流市场经过几百年发展形成了健全的治理机制,而中国平台经济用十年时间走完了这段路程,这就需要平台发挥更大主动性,在短时间内补上商业规则这一课。”
滴滴送货工作人员现场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一位运送海鲜的司机因堵车导致活鱼“不再活蹦乱跳”被拒付运费;另一位送货装修建材的司机因送达滞后,收货方以“工人白等一上午”为由拒付。这些日常纠纷,恰恰是行业标准化缺失的缩影。
“滴滴这些年推出的权益保障,就是希望师傅们觉得我们还算靠谱。”赵辉坦言平台还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他将提升期限定在3-5年,“希望那时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