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作出决定,将对中国船只收费,中方先发制人,弃用美国港口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美国和中国在贸易上又杠上了,这次焦点是船只收费。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整这些事儿,表面上看是为了重振美国本土的造船业,可实际上闹得全球航运圈子鸡飞狗跳。

先说特朗普的这个决定吧。他在2025年4月17日,通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公布了这个政策。简单点说,从2025年10月14日起,所有中国建造或者中国拥有的船只进美国港口,都得交一笔不小的费用。具体算起来,中国拥有的船只每净吨要交50美元,这个数字还会逐年涨,到2028年变成140美元。中国建造但非中国拥有的船只,每净吨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120美元,也会慢慢加到更高。为什么这么干?特朗普政府觉得中国在全球造船业太强势了,2023年中国造船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美国呢?基本就剩点军舰建造,商用船几乎没影儿了。他们想通过加费,提高中国船的运营成本,逼着国际航运公司把订单转给美国船厂,或者至少别那么依赖中国。这样一来,美国制造业能回流点,减少对华依赖,听着挺直白的对吧?

这个政策其实不是从天而降的,早就有苗头。拜登时代就开始调查中国在造船、物流和海运上的做法,用的是贸易法301条款。调查结果说中国通过补贴啥的,抢了美国的市场份额,损害了美国经济安全。特朗普接手后,直接就把这个调查结果转化成行动。最初的提案更狠,能高达150万美元一艘船,但后来听了行业反馈,调低了点,还加了些豁免,比如空船或者去加勒比海、五大湖的船不收,还有煤炭、粮食等散货出口也免。船只一年最多收五次费,短途航行也豁免。但就算这样,航运公司算下来,一艘大集装箱船进一次港,费用也能轻松上百万美元。特朗普签这个命令的时候,估计是想给支持者交个答卷,毕竟他竞选时就喊“美国优先”,这算是个具体举措。

可问题在于,美国造船业衰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船队规模就缩水,现在全球新增订单里,美国份额不到1%,船队也就80来艘。中国呢?2024年完工量、接单量、手持订单都占全球六成左右。特朗普想靠收费翻盘,难度大着呢。行业内反对声浪不小,3月份的公开听证会上,美国煤炭、农业、服装等代表都跳出来说,这会推高物价,乱了贸易链条。世界航运理事会直接警告,98%的船只可能中招,因为全球船队里和中国沾边的太多,短期换船不可能。结果呢?这个政策还没正式落地,就已经让美国出口商头疼,农业产品和煤炭难找船运出去,港口业务也受影响。

中方这边,没坐着等美国动手,直接先发制人。政策一公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表态,说这是损人不利己,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加剧美国通胀。船企协会也批评特朗普短视。更实际的行动是,中国航运公司开始调整策略。以中远海运为例,他们是全球大玩家,联盟里还有法国达飞和台湾长荣。从2025年上半年起,中远海运就把中国建造的船从美国航线撤走,转投亚洲内部航线、欧洲或者其他国际路线。数据显示,他们在中国大陆航线业务涨了9.5%,亚洲内部涨5.2%,其他国际涨11.9%。这些增长基本就是从美国航线转移过来的。联盟伙伴也跟进,用非中国船服务美国港口,降低成本。简单说,你收费,我就干脆不来了。这招挺务实的,避免被动挨打,转而开拓新市场。

为什么中方能这么快反应?因为中国航运业底子厚,全球船队中中国船占比高,但灵活性也强。弃用美国港口后,货物没停滞,而是绕道。比如,中欧班列预订量2025年上半年猛增40%,火车从西安出发,直奔欧洲。墨西哥对美出口涨25%,加拿大港口吞吐量升12%。美国港口空出泊位,拉美和非洲港口反倒忙起来。巴西桑托斯港、南非开普敦港开始接更多单子。这不光是短期应对,长远看,推动全球贸易区域化,去中心化。美国一头热想封堵,结果加速中企从单一市场脱钩。供应链不是玩具,说变就变,一旦政策风险暴露,市场就用脚投票。

这整件事儿让我觉得,贸易战没赢家。特朗普想保护美国工人,出发点能理解,但方式太猛,容易伤到自己人。中国先发制人,避开锋芒,转攻别处,挺聪明。长远看,美国造船业复兴需要补贴、投资和技术,不是光靠收费就能行。全球供应链这么复杂,一刀切往往适得其反。希望双方坐下谈谈,别让老百姓买单。话说回来,你觉得这事儿谁占上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先发制人   船只   美国   中方   中国   港口   全球   造船业   船队   航运   航线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