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的担心是对的,周深登上央视中秋晚会仅1天,恶心一幕发生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月亮

编辑| 王红

初审|文瑞

《——【·前言·】——》

中秋佳节刚过,周深在央视舞台上唱响中俄双语版《归来》的余音还未散去,网络上却突然掀起一场针对他的恶意攻击。

这位用音乐打动无数人的歌手,仅仅因为声音特质就被贴上"太娘"的标签,评论区充斥着"他是男是女"的刺耳质疑。

回想起多年前那英在后台采访时说过的那番话——"网络很可怕,说什么都会被歪曲",如今看来简直一语成谶。


一个歌手的价值难道不该用作品说话吗?

为什么独特的声音反而成了被攻击的理由?

中秋舞台上的高光时刻,谁能想到第二天就变了天

10月8日这天,周深站在央视中秋晚会的压轴位置,演唱那首中俄双语版的《归来》。

舞台灯光打在他身上,声音穿透整个会场,观众席里不少人红了眼眶。


这场表演的技术难度相当高,不仅要切换两种语言,还要保持情感的连贯性。

周深做到了,而且做得漂亮。

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上,他演唱的《漫漫》虽然是录播节目,但同样引发热议。


两场晚会同时播出,周深的名字迅速冲上热搜榜单。

粉丝们截图、转发、写长文夸赞,社交平台上一片欢腾景象。


谁都以为这会是个完美的节日收官,毕竟周深这些年在央视舞台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官媒更是多次用"打破音乐边界"来形容他的艺术成就。


可网络世界的风向说变就变。

就在中秋节后的第二天,评论区的画风突变。


那些赞美的声音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恶意攻击。

"声音太娘了""形象不够爷们""他到底是男是女"这类评论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


点开任何一条关于周深的热搜,都能看到这些刺眼的字眼占据显眼位置。

从《大鱼》到《达拉崩吧》,他用实力证明了什么

把时间拨回2016年,周深凭借那首空灵的《大鱼》正式出道。

这首歌的走红不是偶然,它的音域跨度、情感层次都对歌手提出极高要求。


周深的声音辨识度极强,高音通透不刺耳,低音沉稳有质感,这种"一人四声线"的天赋让业内人士都惊叹不已。

2020年参加《歌手当打之年》成了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

那场《达拉崩吧》的表演至今被乐迷津津乐道,不光是因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更在于周深把这首网络神曲唱出了专业水准。

从那以后,"实力派"这个标签算是彻底贴在他身上了。


音乐圈里的前辈开始主动点名要和他合作,各大晚会争相发出邀约。

9月份的大湾区电影音乐会上,周深全开麦演唱《故乡的云》。


现场收音设备清晰记录下每一个音符的起伏变化,没有任何修音痕迹。

这种真唱实力在当下的娱乐圈里已经算是稀缺资源,观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认可。


从出道到现在,周深用一场又一场的演出证明,声音的特质不应该成为评判艺人的唯一标准。

《中国好声音》的那档子事,至今还有人拿来说

说到周深就绕不开《中国好声音》那段经历。

当年他站在转椅前唱歌,导师们陆续转身,气氛看起来挺和谐。


那英当时说了句"对不起周深,我喜欢李维",这话本身没什么问题,导师选学员本来就该凭个人喜好。

可这句话被传播开后,各种解读版本满天飞。


有人说那英不懂欣赏周深的独特嗓音,有人觉得这是节目效果需要的台词设计。

事实到底如何外人很难说清,可这件事确实在周深的职业生涯里留下了印记。


每次他有新作品发布,总会有人翻出当年的节目片段,在评论区里重复那句"我喜欢李维"。

那英后来在《声生不息》的后台采访里说过一段话,现在回头看简直像预言。

她说网络很可怕,不管你说什么都可能被曲解,被放大,被恶意传播。


那时候可能很多人没当回事,觉得这就是娱乐圈老前辈的经验之谈。

可这次周深遭遇的网暴,恰恰印证了那英当年的担忧。

从学生时代到成名后,攻击声从未停止

周深面对的困境不是现在才有的。

学生时代他就因为声音偏中性化遭受过同龄人的嘲笑,什么"娘娘腔""不像男生"这类话听了不知道多少遍。


那个年纪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这些恶意的评价对心理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

成名以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

每次公开露面,总有人盯着他的形象和声音做文章。


《奔跑吧》录制时周深不小心受了伤,事后他发自拍照配文调侃自己,用幽默化解尴尬。

这种处理方式显示出他的高情商,也说明他早就学会了如何应对外界的质疑。

可这种应对终究是被动的。


一个艺人为什么要反复向公众证明自己的性别特质?

声音天生如此,外貌也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东西。

那些键盘侠躲在屏幕后面敲下恶毒的字句,完全不考虑这些话会对当事人造成多大伤害。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只是随便评论几句,却不知道这些评论汇聚起来就是一把把利刃。

官媒点赞背后,网络暴力依然猖獗

央视多次邀请周深登台不是没有原因的。

国家级平台选择艺人有严格的标准,不光看人气,更要看专业水准和舞台表现力。


周深能够反复受邀,说明他的实力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

官媒用"打破音乐边界"来形容他,这个评价相当高,意味着他的艺术成就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流行歌手范畴。


可就算有这些官方背书,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照样如影随形。

中秋晚会刚结束,夸赞的声音还没持续24小时,性别歧视的言论就铺天盖地袭来。


这种现象暴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部分网民的审美观念依然停留在刻板印象里,他们无法接受任何打破常规的存在。

男性就该有所谓的"男子气概",声音必须低沉浑厚,形象要符合传统认知。


任何不符合这套标准的人都会被归类为"异类",遭受排挤和攻击。

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多元化的否定,是对个体差异的不尊重。


周深用十年时间证明了"声音无边界"这个理念,可社会舆论环境的进步速度显然跟不上。

那英的预言成真,整个娱乐圈都该警醒

回到那英在《声生不息》后台说的那番话。

她当时的表情很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或者说场面话。


作为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前辈,她见过太多因为网络暴力受伤的艺人。

有些人选择沉默,有些人试图反击,有些人甚至因此退出公众视野。

网络舆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失控性。


一条恶意评论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到成千上万人面前,引发连锁反应。

那些跟风评论的人可能根本没看过周深的表演,只是看到别人在骂就跟着骂几句。

他们不关心事实真相,只图一时嘴快,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参与一场集体霸凌。


周深这次遭遇的网暴规模之大、来势之猛,确实印证了那英当年的担忧。

可问题是,预见到危险和解决危险是两码事。

娱乐圈有多少艺人能像周深这样坚持下来?


又有多少潜在的好苗子因为害怕网络暴力而放弃了音乐梦想?

这些问题不解决,类似的悲剧还会反复上演。

用幽默化解争议,可代价不该由他承担

周深处理负面舆论的方式一直比较聪明。

《奔跑吧》受伤事件后他发自拍调侃,把本来可能引发争议的话题轻松带过。


这种高情商的做法赢得了不少路人好感,也让粉丝们觉得安心。

可仔细想想,为什么受害者要用幽默来化解施暴者的恶意?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那些发出恶意评论的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可以躲在匿名账号后面继续攻击下一个目标。

被攻击的人却要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没有问题。


这种责任的错位让整个网络环境变得扭曲,好人要付出额外的代价,坏人反而逍遥法外。

周深能够坚持到现在确实不容易。


从学生时代被嘲笑到成名后被网暴,这条路走得格外艰辛。

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声音特质去迎合大众审美,而是选择用作品说话,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份坚持值得尊重,可他本不该承受这些无端的攻击。

十年发展证明了什么,舆论困扰又说明了什么

2016年到2025年,周深在音乐道路上走了快十年。

这十年里他发行了多张专辑,参加了无数场演出,拿下了不少奖项。


音乐风格从最初的古风歌曲扩展到流行、民族、影视原声等多个领域,合作对象涵盖国内外知名音乐人。

这份成绩单放在任何歌手身上都足够亮眼。


可就是这样一位实力派歌手,依然没能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困扰。

中秋晚会后的网暴事件再次证明,社会对于"男性应该是什么样"依然存在狭隘的定义。

这种定义不光伤害了周深个人,更是对所有不符合传统标准的男性的一种压迫。


声音是天生的,没人能选择自己的嗓音条件。

周深恰好拥有一副特别的声带,这让他能够驾驭常人无法完成的音域跨度。

把这种天赋当成攻击的理由,本质上是对艺术多样性的否定。


如果所有歌手都用同一种声音唱歌,音乐世界还会有什么意思?

网络暴力的存在说明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人们需要学会尊重差异,接受多元,不要用单一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艺人是人不是商品,他们有权利保持自己的特质,不必为了讨好部分观众而改变自我。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


周深的遭遇不是个例,娱乐圈里因为外貌、声音、性格被攻击的艺人数不胜数。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只要你有任何不符合大众期待的地方。


这种环境对创作者来说是巨大的压力,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阻碍。

结语

那英多年前的那句"网络很可怕"如今听来格外沉重。

周深用十年时间证明了天赋和努力的价值,却始终无法摆脱无端的恶意攻击。


这场中秋晚会后的网暴事件不该只是娱乐新闻的谈资,它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值得每个人反思。

尊重个体差异、拒绝网络暴力,这不该只是口号,而应该成为每个网民的行动准则。


键盘后面是真实的人,每一句恶意的评论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息来源:

央视中秋晚会官方节目单及播出记录(2025年10月)

湖南卫视中秋晚会节目编排资料(2025年10月)

《歌手当打之年》节目档案(2020年)

《中国好声音》历年节目资料库

《声生不息》后台采访视频档案

大湾区电影音乐会现场录音资料(2025年9月)

周深个人音乐作品发行记录(2016-2025年)

主流媒体对周深艺术成就的评价文献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娱乐   央视   担心   声音   恶意   网络   歌手   艺人   音乐   特质   节目   暴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