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广东小伙技校毕业6年后,年入百万

在深圳水贝珠宝产业园的一家打金店内,火焰枪口跃动着蓝色光芒,一块金料在高温下逐渐软化,又在巧手塑形中变成精致首饰,操作者名叫郭志鹏,今年27岁,是这家工作室的创始人。

与传统印象中的工匠不同,这位年轻人不仅手艺精湛,更在职业技能领域获得国家级认可,他曾在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11前,郭志鹏还只是一名刚踏入技校大门的普通学生,从当初被亲友质疑的选择,到如今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可能。

童年时期,郭志鹏跟随父母从揭阳来到深圳,家庭在宝安区经营潮汕大排档,他放学后总要帮忙端盘洗菜,假期更是从傍晚忙碌到凌晨,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也为日后专注技艺打下基础。

2014年,他考入深圳技师学院,专攻首饰设计与制作,面对周遭不解的目光,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技术钻研,在校期间,他的专业课成绩持续领先,顺利入选珠宝加工项目集训队。

集训选拔异常严格,初期他在七十名学员中排名靠后,即便每天最早到训练室、最晚离开,进步仍不明显,后来在师长指点下,他意识到方法比蛮干更重要,开始主动请教同学和教练,原本需要数日琢磨的难题,往往能在交流中迎刃而解。

掌握正确方法后,他的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为备战大赛,他曾连续三十六个小时专注打磨技艺,这份坚持最终换来丰硕成果:在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全国选拔中,他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2019年,他更在全国赛中夺得亚军。

完成学业后,郭志鹏先后在河南珠宝企业任职,系统掌握行业全流程,2021年他回到深圳,与校友共同创立工作室,从竞赛培训切入市场,当时各地珠宝加工技术人才紧缺,他们的培训项目很快吸引来自十个省份的学员,创业首年下半年,工作室就实现六十万元营业额。

随着业务拓展,他们的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三十六所珠宝专业院校,为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输送众多选手,今年新开设的打金店推出透明加工模式:顾客来料加工前后重量与纯度全程可验证,工作区完全开放,这种创新模式有效消除了传统打金行业的信任痛点,受到市场欢迎。

凭借卓越的专业成就,24岁的郭志鹏先后获评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龙岗区深龙英才,人才政策的支持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今他的团队中已汇聚四位“全国技术能手”,多数是他的学弟学妹或学生。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掌握精湛技艺的专业人才正在各个领域创造价值,不同教育路径都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关键在于专注与坚持。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技能人才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日益成熟,实训条件持续改善,这些变化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元的发展选择。

在数字化浪潮中,传统手工艺与新技术正加速融合,郭志鹏团队的透明加工模式就是创新尝试,既保留传统技艺精髓,又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这种创新让古老行业焕发新生机。

对于正在择业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故事提示我们:职业选择不必拘泥于单一标准,找到热爱领域并专注深耕,同样能开创精彩天地,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正在多元化,技能与创新同样值得尊重。

看了郭志鹏的故事,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才是真正的深漂精神!父母那一代开大排档站稳脚跟,孩子这一代凭手艺成名成家,两代人的奋斗,太励志了,水贝那边高手如云,能做出名堂说明是真本事。”

“年入百万确实羡慕,但更佩服他背后的付出,这说明行行出状元,关键是你是不是那个最顶尖的。”

“这个案例给技校教育打了最好的广告,国家现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就需要这样的榜样来打破‘唯学历论’,希望学校多宣传这种故事,让家长和学生看到另一条成功的路。”

“补贴和收入是结果,核心是他的模式创新,‘零损耗、透明加工’直接解决了黄金加工的痛点,所以生意好是必然的,这才是聪明的生意人,用技术建立信任。”

“为潮汕子弟点赞!从小就能吃苦,帮衬家里,现在又这么有出息,真是给家乡长脸了!”

你看好技能人才的未来发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或身边类似的成长故事。

信源: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时尚   行行出状元   技校   广东   小伙   年后   加工   珠宝   技能   深圳   技艺   潮汕   模式   专注   全国   集训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