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敦煌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佘乐乐 刘天骄)5月1日,国内首个“交旅融合”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园迎客。
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依托G3011柳格高速甜水井停车区建设而成,将“简牍文化”“邮驿文化”“丝路文化”三大核心元素融入服务区设计,巧妙地将汉代驿站遗址与现代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相融合,借助“公路+文旅”模式,精心打造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高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遗产景区。游客在此停车即可入园,无缝衔接进入汉代驿站复原区、悬泉街市、展示中心等多个场景,深切感受古代邮驿与现代交通跨越千年的交融。该景区与莫高窟石窟文化遗产、玉门关关隘文化遗产共同构成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黄金三角”,塑造出“快进慢游”的丝路文旅廊道。
悬泉置作为汉代设置在河西走廊的官方驿站,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使用了300余年,因毗邻敦煌三危山北麓的悬泉而得名,东距瓜州县城60公里,西距敦煌市区64公里,弃用后被风沙逐渐掩埋。悬泉置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汉代驿站机构,现存35000余枚简牍文书,连同其他文物达7万余件,实证了两千年前丝绸之路“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历史。
近年来,甘肃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探索“交通+”融合发展路径,持续创新交旅融合发展模式,稳步提升交通旅游一体化服务能力,先后打造了会宁高速公路红色驿站、水墨丹霞主题服务区等一批交通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营造出“一路一风景、一区一主题”的文旅廊道。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