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4日电(记者 陈静)4日,上海披露了最新的一项万人参与调查结果,民众购买饮料的行为较为普遍,近八成民众(78.7%)比较关注饮料的含糖量信息,并尽量选择无糖及低糖饮料,且更偏向于茶饮料及碳酸饮料;超五成民众会选择无糖或低糖饮料。
调查结果显示,偏好高糖饮料者数量占比较低,仅为5.4%。女性偏好高糖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青年群体对饮料的含糖量接受度较宽,对于含糖饮料的接受度高于其他年龄段。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25)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饮料按照含糖量分为四类,分别为无糖饮料(含糖量≤0.5克/100毫升)、低糖饮料(含糖量≤5克/100毫升)、含糖饮料(含糖量>5克/100毫升)、高糖饮料(含糖量≥11.5克/100毫升)。
近年来,含糖饮料过量摄入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上海于2023年率先在部分商超、便利店试点使用健康提示系统,并于2024年发布《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样式及设置指南(试行)》,提醒消费者关注饮品糖含量;2024年初,上海又建立了国内首个饮料营养分级算法及“营养选择”标识,在2万多家餐饮门店、外卖平台、连锁超市等推广应用,直观指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饮品。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全面启动,上海进一步推动饮料减糖行动规范化、制度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基于相关头部电商平台2019年至2024年上海预包装饮料销售数据研究发现:2019年-2022年含糖饮料销量保持高位,季度平均销量为299.8万件,但2023年-2024年持续保持低位,季度平均销量为83万件。研究团队方面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康政策与消费意识逐步转变为减糖消费趋势。据悉,由上海市爱卫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开展的民众预包装饮料购买行为调查,重点聚焦民众对含糖饮料的选择偏好、关注度和消费态度。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计10695位民众积极参与。
据悉,从民众购买饮料的频率情况来看,3天/周及以上的频率为“经常购买预包装饮料”,有超六成(62.4%)者经常购买,30岁以下年轻人中经常购买者数量比例高达82.6%。茶饮料、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最受民众喜爱。
根据分析,男性喜欢碳酸饮料及特殊用途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喜欢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青年群体更偏好碳酸饮料,中年群体更偏好茶饮料,老年群体更偏好包装饮用水。调查显示,近五成(47.8%)民众表示会因饮料含糖量标注不够清晰而放弃购买;八成以上(86.0%)民众表示当前无糖或低糖饮料的品类比较丰富,基本能找到想要购买的类型。
过量摄入添加糖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龋齿等多种健康问题。上海市爱卫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方面希望民众关注营养标签,少喝含糖饮料,勿让甜饮变“糖衣炮弹”,携手拥抱高品质健康生活。(完)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