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第 113 届全国糖酒会食饮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紫金厅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组委会主办,特别感谢大会首席合作伙伴洋河股份、展城融合合作伙伴中粮屯河番茄、调味品合作伙伴草原阿妈、农产品指定合作伙伴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为大会提供了大力支持。
作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盛会,全国糖酒会食饮产业发展大会一直以来都是汇聚行业智慧、洞察市场趋势的关键平台。本次大会以 “从‘新质’到‘心智’”为主题,紧密贴合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共同探讨中国食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旨在为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推动食饮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沈昌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理事长刘旭,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制造研究室主任王旭,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胡正阳等众多领导、专家及企业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共飨这场思想与创新的盛宴。
权威指引,“可信”AI 驱动智能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沈昌祥带来了《以安全可信 AI 技术驱动食品产业智能制造转型》的特邀演讲,为食饮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与方向 。
沈院士在演讲中指出,AI技术是推动食品产业实现“智能制造、质量管控、供应链优化”的关键力量,前景广阔。他强调,企业在拥抱技术、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必须将“安全可信”视为发展的前提。面对大模型存在的“幻觉”、偏见等固有风险,需构建自主可控的“主动免疫”安全体系,为智能制造筑牢防线。他呼吁产业共同打造安全可信的生态圈,确保在利用5G、AI等技术提升效率时,保障生产全过程的精准与质量安全。
科技赋能,数字化重塑产业新格局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制造研究室主任 王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AI、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已深度融入食品产业,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制造研究室主任王旭在《加快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当前食品产业的发展态势。他指出,预制化食品产业已成为重要增长点,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加快融合发展,食品生物制造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国际供应链加速重塑,全行业正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他给出的“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生产、经营、形态变革”的建议,给予破解当前行业“效率瓶颈”与“创新难题”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营养升级,精准满足健康新需求
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营养导向农业与食物发展战略团队 博士/工程师 王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营养”已从过去产品的附加属性,跃升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大会的“营养”篇章围绕“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国民‘营养心智’”展开了一场深度圆桌对话。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营养导向农业与食物发展战略团队博士/工程师王沛主持本场对话。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室主任 方海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指出,“营养心智”的培养超越了传统的知识科普,更强调消费者基于科学认知形成主动、理性的选择和持续的健康行为习惯,这需要双向奔赴的努力。
ADM健康事业部亚太区食品饮料商务总监 杨婧
ADM 健康事业部亚太区食品饮料商务总监杨婧分享了消费者洞察,她表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个性化需求突出,但同时“美味”与“营养”的平衡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虹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应用研发负责人 姚斐
虹摹生物科技应用研发负责人姚斐则从科技创新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通过前沿生物制造技术(如母乳低聚糖HMO)精准满足婴幼儿免疫、认知、肠道健康等核心需求,强调了科技突破对提升消费者营养心智信任度的重要性。
专家们指出,消费者对于营养的需求愈发精细化和个性化。精准营养需基于个体差异的深入研究,通过科学的手段,为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 。食饮企业唯有精准触达消费者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营养需求,加强产品研发创新,以差异化营养价值叩开消费者的心智大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洞察,捕捉消费心智新变化
从品质坚守到科技赋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始终是“以用户为中心”。大会的第三篇章聚焦消费心智变化与品牌营销策略,深入剖析了当前食饮市场的动态与趋势,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准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导。
宁夏草原阿妈食品有限公司电商总监 刘建豪
宁夏草原阿妈食品有限公司电商总监刘建豪分享了《复合调味料与健康食品》的实践案例,阐述了草原阿妈如何与药食同源结缘,在复合调味料行业开辟出细分赛道最终赢得市场认可的故事。他认为,传统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食品科技应该融合,利用该理念可以开发功能性食品,跨界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负责人 卞祺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消费者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注意力呈“粉末化”状态,短期流量红利正在消退,品牌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负责人卞祺在《品牌心智回归下的营销抉择》演讲中提出四大关键营销趋势:
一是从“注意力”到“记忆力”,品牌应重视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差异化卖点和打动人的品牌故事,而非单纯追求曝光;二是从“流量收割”到“人心经营”,企业需深耕私域,与消费者建立长周期的情感链接与品牌陪伴;三是“跨界破圈与文化自信”,善用国潮元素和跨界联名,与消费者产生价值观共鸣;四是“媒介即渠道”,每一个与消费者接触的触点都可能成为转化节点,品牌需整合线上线下,实现全链路精准触达与转化。通过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与营销,并针对特定圈层进行个性化沟通,从而提升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生态共创,构建协同创新新体系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食饮产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共进。以“创新共振,价值共创”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揭开大会“创造”篇章。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 胡正阳(左)
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 虞坚(右)
王府井集团市场与数字运营中心总经理 杜涛(左)
中日食品经营研究会创始人 严伟(右)
小风景创始人 关淼(左)
好特卖联合创始人 张宁(右)
小风景创始人 关淼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理事长刘旭、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胡正阳、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虞坚、王府井集团市场与数字运营中心总经理杜涛、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小风景创始人关淼、中日食品经营研究会创始人严伟多位大咖齐聚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协同、共生的产业新生态。
当前市场新品数量爆发(年增数十万SKU),但存活率却不足三成,同质化竞争严峻。嘉宾们一致认为,成功的创新需精准把握消费者真实痛点,而非盲目跟风。跨领域合作已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种协同创新的模式,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作为2026 ideas创新产品大赛的评委,嘉宾们也承诺将从包装设计、消费者洞察、全渠道场景对接、跨界资源引入、库存解决方案等多个维度,为参赛品牌提供全方位赋能,真正助力“让新品成为爆品”。
创新启航,ideas大赛注入新活力
八位嘉宾共同上台参与2026 ideas 创新产品大赛启动仪式,宣布2026 ideas 创新产品大赛正式开启产品征集。ideas 创新产品大赛致力于搭建 “创新产品 — 专业评审 — 优质渠道” 的生态闭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新品上市解决方案。
大赛通过严格的专业评审,从众多参赛产品中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的优秀作品 。这些获奖产品将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和资源支持,通过与优质渠道的对接,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触达消费者 。
此次大赛的启动,为食饮产业持续注入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不断突破传统,探索新的产品形态、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食饮产业朝着更加创新、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从“科技”的数字化转型到“营养”的心智培育,从品牌破局新路径的探索到寻找创新落地的新可能,从AI技术的启迪到消费需求新方向洞悉,本次大会如同一座灯塔,为中国食饮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指明方向。
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推动中国食饮产业从“技术革新”走向“品牌价值创造”、从“规模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里程碑。相信在大会成果的引领下,中国食饮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 | 祁绩
编辑 | 闫葛菲
审核 | 梁建恕 顾军
校对 | 熊向宁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