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77周年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事变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七七事变
01事件人物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抗日救国乃军人大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02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检察官寄语
八十八载岁月流转,卢沟桥的石狮仍在凝视历史,七七事变的硝烟虽已散尽,那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始终镌刻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
作为新时代检察人员,我们回望这段山河破碎的苦难,更懂得肩头“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分量——既是对先辈浴血守护的家国安宁的接续捍卫,也是对“法治兴则国家兴”的深刻践行。从案卷中辨析是非的审慎,到法庭上维护正义的坚定;从守护民生福祉的执着,到捍卫国家利益的担当,每一次履职都是对“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生动注解。
历史的警钟长鸣,检察的初心不改。愿我们以法为盾,以志为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用公平正义的阳光驱散阴霾,用法治信仰的力量筑牢国泰民安的基石,让先辈们憧憬的“盛世中华”,在我们的坚守中愈发清晰明亮。
END
来源:摘自网络
初审:蔡永琪
复审:魏旭辉
终审:侯莹莹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