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8日,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及企业的6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生物育种赋能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开展研讨交流,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8月16日,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召开。
本次研讨会安排主旨报告11场,分论坛报告77场,展示论文摘要25篇,与会专家围绕遗传育种与资源、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生产管理与产业、大豆生物育种等主题,结合大豆遗传育种、栽培耕作、营养品质、光周期反应、抗病性、抗虫性、耐逆性、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深度交流与分享。
8月16日,全国大豆科研“最强大脑”齐聚兴安盟。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兴安盟近年来依托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经验优势,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领域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了全国最大生物育种大豆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生物育种大豆标准化制种基地,获批了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园。2024年,兴安盟推广生物育种大豆30.53万亩,科右前旗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大豆制种大县”。
8月16日,专家学者现场交流,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8月16日,研讨会期间,工作人员向与会嘉宾介绍展出产品性能特点。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将前往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光荣嘎查万亩生物育种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进行田间观摩。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高敏娜
新闻编辑:莎日娜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