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观世界]原创首发文章,感谢阅读、点赞和评论。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在60至70年代,因为伟人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而享誉中外。随着历史的进程,大寨村经历了曲折和曲解,甚至是受到了某些人的质疑、非议和攻击。在某些人要全面否定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党和国家老一辈革命家对大寨的评价,客观地认知“农业学大寨”的历史性意义,并要慎思全面否定“农业学大寨”到底合适不合适。
1964年,毛主席看到人民日报《走大寨之路》的长篇通讯,听了山西省委书记关于大寨事迹的汇报后,指示农业部派出专人到大寨核实情况,得到大寨事迹完全属实的汇报。于是伟人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并为之题字。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国农业向大寨学习”的号召。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三句话:“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周总理的三句话,高度概括了什么是大寨精神、怎么样学大寨和向大寨学什么。
1965年开始,在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周总理曾经三次带领外宾到大寨参观考察,邓小平同志两次来到大寨考察,其他还有叶剑英、华国锋、李先念、陈毅、徐向前、汪东兴、纪登奎、陈锡联、罗瑞卿、粟裕、许世友、杨成武、郭沫若、钱学森、巴金、华罗庚等等,众多的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到大寨参观考察,并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全国停止农业学大寨运动后,朱镕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仍然到大寨参观考察,给大寨人以极大的鼓舞,并给大寨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十分有益的指导。
另外,还有130多个外国的元首、政要和国际友人,共计2万多人慕名前来大寨参观、考察和学习。
上一节中,已经说过了伟人毛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的起因和过程。还有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寨精神的概括,以及向大寨学习什么和怎么样学。
周总理晚年抱病第三次来到大寨,深情地对陈永贵说:“大寨村是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一面旗帜,你们要继续努力,这面旗帜不能倒。”
叶剑英委员长对农业学大寨是这样说的:大寨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陈永贵同志,你们的经验是金子,光辉会越来越亮。
李先念副主席对农业学大寨是这样说的: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是正确的,大寨人勤劳奋斗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邓小平副总理1975年第二次来到山西省昔阳县,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是这样说的:全国农村都像大寨就好了,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就不愁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大寨运动,许多地方取得了进步。经调查,全国有300多个县开展学大寨运动比较好,实在太少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学假学的问题。
叶剑英委员长在大寨停息时,特意为大寨作了一首即兴诗,并为大寨虎头山题了字,至今仍然矗立在虎头山的山头。
1978年以后,全国正式终结了“农业学大寨”。随之而来的,充斥着对“农业学大寨”的批评、质疑、否定、批判之声四起。
否定“农业学大寨”的声音,归结起来是什么“极左思潮”、“形式主义”、“破坏环境”、“越学越穷”等等。
“极左思潮”之论不靠谱,“农业学大寨”,周总理说的很明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周总理明确的指出,向大寨学的是“精神”,我想没有任何人敢反对。
“形式主义”:在农业学大寨中,诸如在平原上修梯田,本身就是违反了“农业学大寨”的根本初衷。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责任不在中央,不在陈永贵,责任在当地的党政主要领导,应当向这些地方党政领导去追究责任。
“破坏环境”:此说法是对农业学大寨的歪曲。一、大寨在贫瘠的山地修梯田,是防止水地流失的正确方法,现在的山区梯田在农业生产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在陈永贵带领下,大寨人修建丰产田800亩,植树造林1000亩,这是对坏境保护的最好例证。
“越学越穷”:就是对农业学大寨的诋毁。大寨村1953年粮食亩产是130斤,到1964年毛主席、周总理提出“全国农业学大寨”时亩产774斤,实现10多年粮食持续增长,并向国家上交公粮176万斤。到1977年时,大寨粮食亩产已达1300斤,人均口粮600斤左右。村集体资产71万元,拥有拖拉机等农业生产机械几十台,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生产。人均住房两间,吃水烧煤用电、看病上学等费用全由村集体负担。在当时不光是在山区农村,即使在全国的农村也算比较富裕了。
因此,对农业学大寨的所有污蔑之词,全都不攻自破。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