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中医教你如何护肺养肾,安然过冬

记者 王禹哲 制作 王禹哲

责编 李靖 审核 白昕

沈阳市中医院

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梁晨

11月7日,立冬节气。冬意渐浓,气候寒冷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如果这时再受风寒,导致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体质较弱的人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所以冬季养生特点应注意防燥、防寒。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养生的基本原则,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且“恬淡虚无”,“精神內守”,同时重视保养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冬季,“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意思是冬季是万物闭藏,阳气内收的季节,不要耗散人体的阳气,养生的核心在于“藏”。

下面介绍几个冬季养生保健方法——

饮食方面

一是养肺:寒冷及干燥易伤肺,产生鼻干、咽喉痛,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梨子,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橄榄等。

二是护脾胃:少食生冷寒冷、油腻辛味食物,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等;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榴莲、芒果等,也都要尽量少吃。

三是养肾:冬气属肾,多吃如鱼、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藕,栗子、黑米、黑豆等食物。

四是营养平衡:既要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也要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山药、核桃、芝麻等五谷杂粮,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也应该适当增加,以防止便秘等疾病的发生。尤其节日期间的饮食不要过于大鱼大肉,因为这些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进食过多血液呈酸性,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要注意搭配碱性食物:如海带、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作息方面

一是睡眠调节:冬季应做到“早睡晚起”,不宜终日闭户,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疾患。

二是冬季要保暖:重点保护头颈部、腰背部、腹部和脚,睡前可以热水泡脚,对于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自身调节能力差,也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稍做活动而不出汗为宜。

三是多喝水:天气干燥,应当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四是适当运动:冬季运动选择动作舒缓的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散步、慢跑等,以身体微热,尚未大汗为度,如果出汗过多会导致阳气外泄,违背了冬季“闭藏”的原则。

精神方面

避免过度兴奋、激动,避免惊恐,中医认为恐伤肾,可多阅读、听舒缓的音乐、静坐冥想、练习书法等,避免参与过于刺激的活动。

贴敷与养生方面

严寒的三九天,用中药每隔九天对相应穴位贴敷一次,通过药物对穴位、经络的温热刺激,促进气血运行,激发人体自身抗病机制,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往期

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养生   凛冽   安然   寒风   中医   冬季   食物   阳气   干燥   寒冷   山药   穴位   天气   饮食   黄帝内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