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网络
建业集团的创始人胡葆森曾经在香港工作生活了十余年。
1997年胡葆森跟风投资香港楼市,没想到仅仅用了46天就赚了1700万。
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开始兴起之后,胡葆森就从香港回来,准备在老家河南大干一番。
图源:网络
本来他以为凭借自己在香港积累的先进经验,回到河南那就是“降维打击”。
不料建业打造的第一个楼盘,开盘就吃了瘪——根本没人买。
后来还是胡葆森打出了“买房十年还本”如此赔本赚吆喝的口号,才把房子卖出去。
后来胡葆森调整策略,在1999年各地房地产巨头纷纷布局全国市场时,建业坚持不离开河南一步。
图源:网络
到2021年建业已经成为了总资产1613亿元的河南房企一哥。
然而2021年河南的那一场洪水,却冲垮了建业的资金链,逼得建业不得不向外写求救信,接下来几年建业暴雷的消息更是一个接一个。
昔日河南的骄傲,
如今把老乡当韭菜
2021年总资产只有1613亿的建业,却被爆出有着高达1486亿元的负债。
虽然此时建业还没暴雷,但是外界都看得出来,建业没钱了,资金链暴雷只是迟早的问题。
图源:网络
当时没钱的建业,以为员工谋福利为理由,发行了大约13亿元的职工信托。
胡葆森作为建业的董事长,做事一向沉稳,相当有人格魅力,许多人都称他为“仁义老胡”。
彼时员工也看出了公司有困难,本着和公司共度难关,信任公司,信任“老胡”原则,许多员工拿出了自己的大部分钱,认购了大量信托。
然而等到兑付期,有些员工却发现公司不能全兑付,只能兑付20%,剩下的何时兑付,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图源:新浪财经
购买了相关信托的建业员工没想到,自己买职工信托一来是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二来是用做自己的“小金库”。
可谁能想到,员工对公司“一心向明月”,公司却“明月照沟渠”,把员工当成“小金库”割。
建业在职工信托一事上,伤透了许多员工的心,有失河南地产一哥的体面。
然而第2年,建业又做了一件事情,直接把最后的体面也丢了。
图源:网络
这次他们盯上了老乡的粮食,生动的演绎了什么叫“为五斗米折腰”。
2022年6月,河南商丘和开封的两处楼盘广告在网络疯传。
两个楼盘皆在最醒目的位置打上了“5元/斤,大蒜换房。2元/斤,小麦换房”之类的宣传语。
具体方案是老乡把手中的小麦或者大蒜,拉到指定的经销商手中,就可以抵最高20%的房费。
图源:河南商报
细挖之后才发现,这两个了楼盘竟然都是号称“河南地产一哥”——建业地产的楼盘。
其中河南商丘的楼盘是建业正在开发的“建业河畔”,开封的则是建业的“杞县建业城”。
当时杞县建业城的销售均价大概在5000到5500/平左右。
100平米的房子,按照15万元的首付算,按照2元/斤的价格,老乡起码要拿出7.5万斤小麦,才能付首付。
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杞县建业城就成交了86万斤大蒜,成功卖出30套房子。
图源:网络
曾经的河南房产一哥,竟然用如此方法卖房,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从交易上来看,建业出的收购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有购房的需求的老乡,也通过手中的农产品去抵消房费,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但是农产品,特别是小麦,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健,而开封和商丘两地的县城房价,却多少有些虚高。
本来收入来源就比较单一的种粮老乡来说,如果在高位接盘,未来的房贷压力也是不容小觑。
图源:河南商报
从粮食换房这个营销项目来看,建业为了清库存和回笼资金,已经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
不过想来也是,毕竟彼时的建业已经前后蒸发了超100亿港元的市值,在外界看来,暴雷只是时间问题。
但其实如此大的危机,胡葆森当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先遭“人祸”,再遇“天灾”
2008年建业在香港成功上市,一时风光无限,当时就有记者问胡葆森:建业会不会走出河南发展?胡葆森只说了一个“不”字。
建业从建立之初,就一直秉承着胡葆森的“固守河南”战略。
图源:网络
在建业最巅峰的时候,整个河南每卖出8套房子,就有一套是建业的。这也是建业“河南地产一哥”的由来。
在其他房产巨头都在走全国化扩张战略的时候,胡葆森却始终带着建业深耕河南,走“省域化”下沉之路。
胡葆森的踏实深耕,让同为房产大亨的王石都不禁称赞:胡葆森不浮躁,脚踏实地做事。
王石的评价很准,然而他说的只是2016年前的胡葆森。
胡葆森(中)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的楼市随着多项利好出台,再次迎来了跨越发展。
建业也乘着这股风,把建业的楼盘,“插”遍了河南。
在胡葆森看来,河南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位居国内前列,深耕这个超级大省,足以让建业吃饱。
所以无论那些地产商如何在全国扩张,如何在郑州等省会城市争夺地王,胡葆森和建业依旧不慌不忙的推行“省域化”战略。
图源:河南日报
2015年建业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65亿,建业的足迹也覆盖了河南18个地级市和122个县域。建业在巅峰时期,一度占了河南房地产市场总额的12%。
这一年无论是对于建业,还是全国的房地产商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去库存”打响了!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自然是重中之重。彼时各大房地产商涌入郑州,仅在2016年,郑州就产生了16个新地王,郑州房子的价格,也在一年内每平米涨了3301元。
图源:河南经济报
眼看着“各路人马”大有入中原之势,一向稳扎稳打的建业也坐不住了,看着众多的竞争者,胡葆森有些担心起来。
建业本来就是固守河南,如今对手都“打”进家来了,如果再不反应,建业的基本盘恐怕都会被分食掉。
而且这也是一次做大的机会。这次胡葆森罕见的在建业内部吹起了冲锋号。
在2017年初的时候,胡葆森就宣布,5年内建业要在资产、销售、市值上,全部突破千亿大关。
胡葆森
2016年建业的地产年销售额只有不过200亿,要在5年之内,在一省之中,完成三个一千亿目标,这还是从一向稳健的胡葆森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2017年建业新增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就同比增长了238%。更多的土地,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建业的负债规模也从2016年的373.28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总负债1486亿元。
2019年建业的地产销售额就达到了1011.5亿元,提前完成了千亿目标。
图源:网络
然而在2020年,有关房企的三道红线出来后,楼市开始降温。
胡葆森也从中看到了潜在的风险,然而此时的建业已经是千亿房企,船大难调头,等胡葆森反应过来,建业已经完全刹不住车了。
到了2021年,一场洪水,更是直接将冲垮了建业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1年9月,建业在网上发布了一份“求救信”,其中提到建业在洪水和其他因素的多重影响下,累计损失高达50亿元。
图源:中国房地产报
彼时建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2.1%。尽管在建业发出“求救信”之后,河南官方积极入场救援,但也是杯水车薪。
2022年8月,建业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盈利警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亏损将在50亿元到60亿元之间。
这是建业成立三十年来首次亏损。
此时建业地产的市值也只剩下16亿港元,也就是说,只要花16亿港元,就能买下这个昔日的河南地产一哥。
图源:澎湃新闻
2022年11月,建业更是爆出裁员7000人,没有被裁的一线员工,也会进行40%的降薪。
2023年建业宣布无法对境外债权人进行支付,建业由此正式暴雷。
不知道此时此刻,稳健的大半辈子的胡葆森,后不后悔6年前所做的那个决定。
了解胡葆森前半生经历的人,也怎么也想不通,建业会走到这个地步?
46天狂赚1700万
2019年一则来自香港的讣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的胡靖安将军的妻子严淑铭离世。在家属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义子胡葆森”。
图源:严淑铭夫人讣告
1982年还不叫胡葆森的滑建明被公司外派到香港工作,香港是滑建明的福地,他在香港通过“炒楼花”,曾在1997年,46天就赚了1700万港元。
在香港滑建明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认识了一个颇有背景的胡姓义父,并且改姓改名成了胡葆森。
1992年,胡葆森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一家国有外贸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就在这年,胡葆森却不顾亲生父亲的反对,辞去了总经理一职,毅然下海,创业房地产。
胡葆森
很多人“下海创业”都是去深圳,胡葆森却舍近求远,回到了老家河南,准备在郑州做房地产。
很多人不理解胡葆森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彼时市场化较落后的郑州,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
1992年,胡葆森在郑州东郊砸重金买了360亩地,他宣称要在这里建出郑州最好的房子。
彼时郑州市中心的房价是2000/平,而胡葆森操盘的“金水花园”远在郊区竟然要1980/平。
图源:网络
当时号称郑州最好的房子——金水花园开盘后竟然一套房也没卖出去。
此时上面又收缩房地产的金融政策。房子卖不出,银行又不给贷款,刚刚起步的建业,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好在胡葆森及时调整策略,他做起了营销,宣称第一批买金水花园的人,十年还本。
第二天金水花园就卖了第一套房,胡葆森和建业也在郑州打出了名声。
这也让胡葆森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上面怎么变,现金流才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图源:网络
后来,胡葆森又得到了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办公大楼项目,这一个项目,让建业获得了9000万的资金,这笔资金也成了建业起家的关键。
1999年随着上面鼓励“贷款买房”和“分房”的结束。国内房地产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到来。各大房企纷纷征战全国各地。
有了前车之鉴的胡葆森却在2002年提出了“深耕河南”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现金流的目标。
2003年,胡葆森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为第一批购买金水花园的业主退钱。建业的楼盘也慢慢被更多的河南人追捧。
图源:网络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建业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坚持深耕河南的三四线城市,完成“省域化”布局。
胡葆森独特的作风,也让他在业内获得了“老胡”的美称,能以“老”称呼,一半是尊敬,另一半是觉得此人信得过,靠谱。
2006年,胡葆森为了获得更多现金流,跑到新加坡去拉投资,见面的时候,胡葆森就说了一个重点“近1亿河南人正在城镇化”。
45天之后,胡葆森获得了来自新加坡转来的6亿资金。深耕河南的建业,一时间成为了外资投资的宠儿。
图源:网络
2008年,建业顺利在香港上市。在上市时,胡葆森信誓旦旦的说,建业现在可以从美国拿到投资,跑到驻马店给老百姓盖房子了。
凭借着上市和之前积累下来的丰富现金流,建业趁着金融危机房地产低迷,以比较低的成本,在河南各大城市,疯狂拿地。
建业因此进入了迅速发展期,而胡葆森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多次问鼎河南首富。
胡葆森
胡葆森本来是想在2015年60岁的时候退休,然而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如今年近70的他,还要到处奔走,苦撑企业:交房、还债。
写在最后
1997年,胡葆森在46天赚了1700万元后,又拿出了1320万元投资楼房,可是造化弄人,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香港,楼市泡沫被戳破。
仅仅3天,胡葆森就亏了264万的定金。经过几天的思考,胡葆森果断的选择离场,264万的定金不要了。
从那个时候起,胡葆森做生意就很喜欢把“规律”两个字放在嘴边。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胡葆森赫然在最醒目的位置写下“生存重于发展”。
胡葆森
2016年以后,一向重视“规律”的胡葆森却忽视了“规律”的发展,盲目扩张,本来可以避免跟着全行业暴雷的建业,也加入到了暴雷大军之中。
如今建业的局面,正如胡葆森所说“生存重于发展”。建业能否成功生存下去,还得看胡葆森如何把握“规律”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首席商业智慧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