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8国密谋反华,澳国想废了中国稀土牌,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七国集团最近拉上了澳大利亚,开了个“八国饭局”,桌面上摆着的菜不多,主打稀土这道硬菜。

会议上,美日欧领头鼓吹“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澳大利亚则抢着举手,想当这场拆台行动的急先锋。

可就在几天前,中国刚刚从澳大利亚进了54万吨油菜籽。嘴上说合作,背后却另起炉灶,这戏演得也太不走心了点。

澳大利亚到底是想两头下注,还是彻底选边站队?那54万吨油菜籽,难道真成了打水漂的交易?

稀土限价令:真动作还是假把式?

这场“八国密谋”说到底,是场披着经济外衣的地缘政治算盘。美国牵头,欧盟附和,加上一个总在中美之间左右横跳的澳大利亚,目标直指中国稀土产业的命门。

会议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计划:给西方企业装个“安全气囊”,通过政府补贴设立稀土价格下限,让企业即便成本高得离谱,也还能活着。说白了,就是想靠撒钱,搭个不靠中国的稀土产业链。

听起来挺有干劲,实际操作却是另一回事。稀土不是白菜,不是说开挖就能开挖,说炼就能炼。它从资源勘探到提纯加工,每一环都是烧钱机器,还得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

就拿美国自己来说,虽然喊了好几年要搞本土稀土产业,但到现在也还是得靠从中国进口成品。西方想靠补贴把这条链子从零搭起来,不光要钱要时间,更要政治意志。而这三样,他们一样都不稳定。

更别说这“价格下限”政策,还得各国统一口径。欧盟现在连个统一电动车补贴标准都搞不定,真能在稀土补贴这事上达成共识?

日本那边也不太可能长期砸钱扶持这个不确定性极高的产业。一旦美国换个总统,政策往回收,西方企业可就得裸奔,到时候谁还敢投?

所以说,这场“稀土去中国化”的闹剧,更多是一次政治表态,拿来凑凑热度、做做样子。但在真实的市场规则面前,这些“空头支票”迟早会原形毕露。

澳大利亚想要两头赚,现实却不给面子

而在这场政治戏里,澳大利亚显然演得最卖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稀土生产国,它天然具备资源优势。再加上本国已经有Lynas这样的稀土企业,澳大利亚确实具备“跳出来”的资本。但问题是,它跳得太快、太猛,几乎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澳政府这次不仅支持G7的稀土倡议,还单方面考虑推出“稀土价格底线”政策,限制原矿出口,甚至打算在本国建加工厂,想在产业链上游就把中国排除出去。这种做法,看似是“自主发展”,实则是对中国稀土市场的直接挑战。

可问题来了,就在稀土问题上强硬表态的同时,澳大利亚农业却在疯狂捞中国市场的好处。本月刚刚宣布,中国从澳大利亚采购了54万吨油菜籽,这可不是小数目。

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刚刚恢复元气,尤其是在葡萄酒、大麦、牛肉等品类还没完全解禁的当下,油菜籽的这笔大单无疑是场及时雨。

在这样的背景下,澳方一边吃着中国的蛋糕,一边想着砸中国的碗,难免让人怀疑它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澳大利亚这几年一直在玩“双面人”的游戏

一方面,它在安全上紧跟美国,积极参与印太战略、四方机制,还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发声;另一方面,它又在经济上对中国高度依赖,尤其是资源出口和农产品贸易。

这种“既想吃肉又想不挨打”的操作,短期也许能赚点政治红利,但从长远看,终究是自相矛盾。

稀土是王牌,市场才是底牌

中国对澳政策其实一直很清楚:你愿意合作,我们欢迎;你要对抗,我们也不怕。稀土是中国的战略资源,中国有能力在关键节点上进行精准调控。

比如当西方的新项目刚刚启动,成本高企、还没盈利的时候,中国完全可以适当增加出口量,压低全球价格,让这些高成本项目瞬间变成“赔本买卖”。

这种打法,不用动刀动枪,只靠市场调节,就能让对手焦头烂额。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加工环节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专利。就算你挖到了矿,没有中国的专利和工艺,你的稀土也难以变成真正的工业原料。

这才是稀土领域的“杀手锏”。而这点,在那些高喊“脱钩”的西方官员嘴里,是绝口不提的。

除了稀土,中国手里的另一张牌就是“市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虽然质量不差,但并非不可替代。

油菜籽可以从加拿大买,大麦可以从俄罗斯进口,葡萄酒、牛肉的供应商遍地都是。中国市场对澳产品的需求从来不是“刚需”,更多是基于互信和合作意愿。一旦这份信任被破坏,经济后果很可能比政治风险更持久。

所以回到标题的那个问题: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吗?答案得看澳大利亚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他们真搞起什么稀土“限运令”,或者出台针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政策,那么这笔交易确实可能打水漂。更严重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其他农产品订单也会一个个受到影响。中国不会轻易出手,但也不会毫无底线地忍让。

对澳大利亚来说,现在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走战略投机的老路,跟着美国团团转,还是重新审视自己真实的国家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果继续在稀土问题上硬碰硬,很可能换来的不是产业独立,而是产业空转。到那时候,澳农民可能会问一句: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油菜籽,到底是卖给谁的?

经贸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施予,而是双方共同维护的成果。中国市场的大门从未关闭,但也不会永远敞开。

那54万吨油菜籽,值不值得,澳大利亚心里应该有本账。未来的路怎么走,是继续左右为难,还是选择理性合作,答案不在别人手里,就在堪培拉的会议桌上。

信息来源:2025-09-25 08:30·观察者网——几个菜啊,“G7竟想设稀土价格下限,还要对中国出口加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油菜籽   稀土   中国   澳大利亚   美国   政治   下限   政策   产业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