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俚语:临淄童谣、顺口溜——一段沾满泥土的童年记忆(之一)

童年的底色,是临淄区凤凰镇老家屋檐下的燕语呢喃,是乌河岸边的水花溅起,是田埂上的鸟鸣啁啾。童谣、顺口溜具有触景生情、顺口拈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

小时候,我是听着爷爷奶奶“唱叉”(指童谣)、“把过闷”(即猜谜语)以及“杠桌好连”(指很好)的俚语长大的,这些也是我的启蒙,好似撒在我童年记忆里的种子,如今仍在心头发芽。

可如今,回老家时,看到村里的孩子低头看着手机唱流行歌,问起“老猫偷桃”,他们摇头说“没听过”;曾经能用方言唱出俚语的老人越来越少,他们逐渐成为时光中褪色的风景。于是,我试着将珍贵的方言俚语记录下来,若用字有不准之处,便借谐音与生僻字替代。

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俚语小调进行搜集整理,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也是对我们童年的一种回望,更想把这些“老古董”留给年轻人。他们或许能从这些带着辛店土话的韵脚里,读懂祖辈的生活,触摸到家乡最柔软的记忆;也能让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得以留存——毕竟,乡音不灭,根就不会远。

从今天开始,我将把这些精心整理的方言俚语分批与大家分享,这也是一场寻根之旅。首期挑选了10个与“老猫”“小狗”相关的俚语。文中若有记录用字不准之处,请各位乡亲给予指正、补充。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沾满泥土的记忆碎片,一块块拼凑整齐。

1. 老猫老猫,上树偷桃,听见狗咬,下来就跑,跑到山上丢了干粮,跑到海上丢了拐棒。

2. 老猫老猫,上树偷桃,听见狗咬,下来就跑,跑到半路上,拾了个破棉袄,你怎么不穿上,嫌号(方言音 hào,指嫌弃)虱子咬。

3. 老猫老猫,上树摘桃,听到狗咬,跳下来就跑,卡了(liǎo)个(guo)股鹿子,拾了个破棉袄。

4. 小巴狗,带铃铛,嘎楞嘎楞到集上,代吃桃桃有毛,代吃杏杏又酸,吃了(liǎo)个(guò)栗子面蛋蛋,打了个滚,就上了天。

5. 小巴狗儿,真奇怪,反穿皮袄毛朝外,龇着牙,咧着嘴,一条尾巴,四条腿。

6. 小巴狗,带铃铛,嘎楞嘎楞到集上,代吃桃桃有毛,代吃杏杏又酸,代吃果子自家(方言即“噶”)上山担,代吃煎饼自噶(方言即“家”)摊。

7. 小巴狗,上南山,驮玉米,焖干饭,爹吃了去赶集,娘吃了去坐席。

8. 小巴狗,戴铃铛,杠琅杠琅上集上,买菠菜,买⽩菜,杠琅杠琅再回来。

9. 小狗旺旺咬,亲家来要瓢,今年雨水大,冲倒葫芦架,俺是给他点啥?擀油饼沾辣蒜,辣的亲家一头汗,出去门口拉肚子。

10. 小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园去摘花,一对黄花没摘好,听见黄狗汪汪的咬,小黄狗咬的啥,一对媒人来咱家,东屋里搬板凳,西屋里搬无扎,听到说说俺那闺女吧,头也不是那头,脚(方言音jué)也不是那脚,半碗粘(nián)煮也不会搽(方言音 chá,意为做稀饭),半页鞋底也不会纳,娘唉娘,你甭愁,俺买下木梳打下油,寝寝(qǐn)起来梳明头。

十段俚语,十段尘封的往事。不知哪一句,也恰好是您记忆里的那一句?如果您还记得更多关于“老猫”“小狗”或其它主题的临淄童谣,欢迎您在留言区里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育儿   俚语   坊间   顺口溜   童谣   泥土   童年   记忆   方言   小巴   上树   铃铛   小狗   用字   亲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