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东莞举行,本次大会将锁定“并购重组”这一关键词,力邀头部投资机构、行业专家,以及逾百家上市企业代表,共谋以资本引擎驱动东莞智造跃升之路。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标语,曾经是这座“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市的最佳注脚。然而,当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东莞制造也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一股并购重组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席卷东莞,成为驱动这座制造大市“二次创业”的核心引擎,深刻重塑着其产业筋骨。
唯有握紧并购重组,方能撬动资源整合。在土地资源逼近极限、人力成本持续攀升的约束下,并购重组便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快的工具。如利扬芯片收购国芯微、奥普特收购东莞泰莱、拓斯达收购埃弗米、捷邦科技收购赛诺高德并非简单资本运作,而是全面整合双方技术和资源优势,在零土地增量条件下实现产业能级的几何级跃升。
拓斯达
唯有握紧并购重组,方能开辟新赛道。新质生产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并购重组在重写产业基因链的密码——做家居的华立股份并购智慧水务企业尚源智能,绿通从电动车跨界收购大摩半导体,不难看出,它们希冀通过并购抢抓产业风口,因为这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决定着东莞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坐标。
华立股份
唯有握紧并购重组,方能抢占全球话语权。当佳禾智能全资收购德国百年品牌拜亚动力,不仅将百年技术积淀收入囊中,借其覆盖100余国的渠道网络,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市场布局,同时提升公司应对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抗风险能力——出海并购不是资本远征,而是技术主权与市场话语权的精准卡位,紧握这把全球密钥,方能破壁技术封堵与品牌壁垒,让东莞制造的产业藤蔓深植全球创新雨林。
佳禾智能
从“新赛道”到“生态圈”,东莞要握紧并购重组这一战略杠杆,才能更好地在全球价值链上全速跃升。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挑战,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中小企业生态平衡、专业服务能力短板等问题,将影响东莞能否真正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跨越。
如何让并购重组真正成为东莞“链”就新未来的纽带?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本次高质量发展大会里。
从世界金融论坛副主席、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探讨《AI的并购与并购的AI》,到爱尔眼科副总裁吴士君分享《15年海内外并购的思索》,再到圆桌论坛聚焦“并购整合推动东莞制造跃升”,这场大会的议程设置直指东莞制造并购的核心痛点。它不仅仅是一场行业聚会,更是一次关于“世界工厂”如何破局的思想碰撞。
7月30日的大会,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东莞能否以并购重组为笔,以产业链为纸,书写属于自己的“变形记”?
答案,正在路上。
撰文:叶永茵
【作者】 叶永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