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红婵退赛后,关于背后的原因大家猜测不断,矛头也一度指向了周继红,很多人认为是这个以“铁腕”闻名的周领队在“打压”全红婵,这一次误会终于解除了。
全红婵又能参赛了,周继红新官上任后紧接着带来这个好消息,看来郭晶晶真是说的没错。
周继红这个名字似乎总与“争议”捆绑在一起,她像一座冷峻的雕塑,矗立在中国跳水这片辉煌的领地上,“不近人情”、“心狠手辣”,这些标签贴了许多年,仿佛她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天才的剧本增加一些坎坷。
最经典的“罪证”,莫过于当年对田亮的“痛下杀手”,以及那句被反复引用的“今天你是奥运冠军,下个月可能什么都不是”,这些话,孤立地看,确实带着一股寒气,让人不寒而栗。
可我们得问一句,奥运国家队是什么地方?它不是温情脉脉的家庭作坊,而是一部精密运转、奔向金牌的战争机器,在这里,纪律是齿轮,规矩是轴承,当一个明星运动员的影响力大到可以挑战规则时,这部机器离散架也就不远了。
所以说,田亮事件,与其说是周继红的冷酷,不如说是她作为总工程师,在机器发出异响时,不得不卸下一个明星零件,以保证整台机器的运转,这种决断需要巨大的勇气,要承担随之而来的所有骂名,这恰恰是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担当。
而那句“什么都不是”的警告,更是被误解得体无完肤,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被奥运金牌和漫天赞誉砸中,飘起来是人之常情。
此时,是任由她被捧杀,还是给她当头一盆冷水?周继红选择了后者,这不是打压,这是一个过来人最残酷也最真诚的爱护,她见的太多了,见过流星的绚烂,也见过流星的坠落,她要的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能在体育星河里持续闪耀的恒星,这份苦心,远比廉价的夸赞更显珍贵。
之后全红婵连续退出大赛,舆论场瞬间炸开了锅,各种猜测甚嚣尘上:“状态雪崩”、“被雪藏”、“要去香港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一个未成年少女职业生涯的悲观论断。
我们似乎总有一种错觉,认为天才就该是永动机,不知疲倦,永远向上,但我们忘了,她们也是血肉之躯,尤其是在跳水这项极限运动里,每一次从十米高台跃下,身体都在与重力和水面进行着一次猛烈的撞击,肩、腰、膝盖,这些都是消耗品。
并且长期超负荷的训练,让运动员的身体不堪负重,在身体发出警告时选择退赛休养,不是“不行了”,而是为了能“行”得更久,这就像一把绝世好剑,偶尔需要回鞘擦拭保养,而不是非要把它用卷了刃才算物尽其用,这背后是科学训练的理性,是对运动员长远职业生命的保护。
至于那些“转会”的流言,更是经不起推敲,地方队教练骑着电动车接送队员,这种朴素的日常被解读为国家队“不重视”,这种逻辑跳跃未免太大,国家队倾注了无数资源培养的核心选手,岂会如此儿戏?
全运会名单上“全红婵”三个字的出现,就是对所有喧嚣最有力的回应,这说明她的“蛰伏”期已经结束,身体和状态正在回归正轨,那个在镜头前喜欢做美甲、收集玩偶的女孩,她的内心世界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健康、更坚韧,她的短暂“消失”,不过是凤凰为了下一次更绚烂的飞翔,而进行的必要蓄力。
但是在关于周继红和全红婵的“矛盾剧本”里,人们总爱揣测周继红“偏心”陈芋汐,冷落了全红婵,看比赛直播,似乎镜头给谁多一点,教练和谁说话多一点,都成了“偏心”的铁证。
可总教练的职责不是开幼儿园,给每个孩子都分到一样多的糖果,她的任务是让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最大化,陈芋汐和全红婵既是亲密无间的队友,也是彼此最强的对手,这种良性竞争,恰恰是中国跳水队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
对不同技术特点、不同心理状态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这叫因材施教,不叫偏心,把两个顶尖高手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她们在赛场上形成“双保险”,这才是掌舵者的大智慧。
而且,我们不妨把时间拨回到东京奥运会之前,是谁力排众议把一个毫无国际大赛经验的14岁女孩,直接推上了奥运会的十米台?是周继红,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异于一场豪赌,赌赢了,是慧眼识珠,赌输了,她将面临万丈深渊。
没有她当初的魄力与决断,或许根本就没有后来惊艳世界的“水花消失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周继红才是全红婵命中注定的那位伯乐,她既能将璞玉挖掘出来,也有责任用最严苛的方式,将它打磨成传世珍宝。
每当周继红陷入舆论漩涡,郭晶晶的话总会被拿出来;“领队非常不容易,一生都奉献在这一个体育项目上......”
有人说,这是徒弟在为师父“洗白”,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郭晶晶的身份,早已不只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徒弟。
她是从运动员嫁入豪门,再到回归泳池成为国际泳联官员的传奇人物,她的人生阅历和看问题的格局,远超常人,她经历过周继红最严苛的训练时代,也深谙这支队伍的内部运作逻辑。
所以当她说出周继红“为跳水队奉献了一生”时,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场面话,而是基于几十年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她比任何键盘侠都清楚,没有周继红那样的“铁腕”和近乎偏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中国跳水队连续几个时代的辉煌。
她懂得,一个真正为事业负责的领导者,必然是孤独的,因为她要做的,常常是那些不讨喜、却必须做的决定,郭晶晶的“旁观者清”,恰恰是因为她曾经是“局中人”,她能看到冰山下的全貌。
说到底,这些围绕着跳水队的纷纷扰扰,不过是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逻辑,去解读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高压世界,我们习惯了造神,也热衷于看到神的陨落,却常常忘记了,神像之下,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会痛会累的普通人。
周继红和全红婵,一个是殚精竭虑的掌舵人,一个是搏击风浪的冲锋者,她们的目标从未变过,那就是让五星红旗在世界各地的泳池上方,一次又一次地升起。
喧嚣总会过去,泳池里的水花,也终将归于平静,到那时,我们记住的,不该是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而应是那纵身一跃的勇气,和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安静的付出。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周继红,全红婵
周继红当选中国泳协主席,曾为国摘得首枚奥运跳水金牌. 人民日报. [2025-04-22].
国家体育总局:周继红、张晓蓬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央视新闻-今日头条. [2025-03-26].体育总局游泳中心聘任周继红为国家跳水队总教练. 今日头条·澎湃新闻. [2025-06-20].
破世界纪录 天才少女全红婵:夺冠靠天赋加苦练. 中国新闻网. 2021-8-8[2023-03-21].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