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安徽!成功跃居:中国汽车第一省!

从 "造车小弟" 到 "产量一哥" ,安徽在汽车产业上的成功,不可谓不精彩!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场突破,那么,一定是:“逆袭”!

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成功取得重大突破,跃居:中国汽车第一省!


许多安徽人,看到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 149.95 万辆的成绩单时,估计不少人揉了揉眼睛 —— 这个数字不仅甩开了常年霸榜的广东,还让 "中国汽车第一省" 的桂冠第一次北上长江。

从曾经靠 "奇瑞" 单打独斗,到如今半年产量抵得上 2010 年全年,安徽的逆袭里,藏着太多值得说道的故事。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不是 "突然爆发",是十年磨一剑

有人说安徽这是 "爆冷",但翻开数据才发现,这更像场 "蓄谋已久" 的冲刺。

2015 年安徽汽车产量刚过百万辆,当时广东已经突破 200 万;但近五年安徽年均增速 12%,比广东快了近 8 个百分点。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 2017 年,蔚来把中国总部安在合肥,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紧接着比亚迪、大众新能源项目扎堆落户,加上本土奇瑞持续发力,形成了 "新势力 + 传统豪强 + 外资巨头" 的铁三角。

就像老合肥人说的:"以前街头跑的多是外地车,现在小区里十辆有三辆是 ' 安徽造 '。"

靠什么赢?不止是 "多生孩子好打架"

光拼数量可成不了赢家,安徽的秘诀藏在产业链的 "筋骨" 里。

在合肥经开区,从电池正极材料到整车组装,300 多家配套企业形成 "一小时生态圈",一辆新能源车从零件到成品的周转时间比全国平均快 1.5 天。

更妙的是 "科技打底",以及统计口径的变化!

我们知道,安徽,尤其是合肥,聚集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对于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今年安徽在汽车产业上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还与统计口径变化,关系甚大。

从2025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方式,由此前的“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

此前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的产量被计入广东(如比亚迪总部位于深圳),而2025年起产量则归入安徽。

这个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点,大家都懂的!

第一之后,更该警惕 "甜蜜的烦恼"

站在第一的位置上,安徽其实更该清醒。


广东虽然上半年产量稍逊,但广东底子厚啊;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单厂产能就抵得上安徽前五车企的总和。

就像造车老工程师王师傅说的:"现在是量上去了,但高端芯片、精密轴承这些 ' 卡脖子 ' 的东西,还得看别人脸色。"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场逆袭本身就是种信号。

当安徽从 "卖煤卖钢" 转向 "造新能源车",当芜湖的老厂房变成智能驾驶测试场,这种产业基因的突变,或许比 "第一省" 的头衔更有价值。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以后买新能源车时,多一个 "安徽造" 的优质选项,才是最实在的好处。

期待安徽,在汽车产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安徽   中国汽车   广东   合肥   新能源   汽车产业   产量   汽车产量   口径   天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