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5年,银行业迎来几个新规——专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值得大家特别关注。
这几个新规不仅让储利息收益更高,还可以享受更高的用户体验,具体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老龄化社会已来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了3.1亿,占比总人口20%以上。
此外,老龄化加剧趋势并没有就此停止,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4亿。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已然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来,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银行也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为这个庞大群体提供更为暖心的服务。
①老年人储蓄意愿更强
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存钱期望都很高,他们不像年轻人有超高的房贷等压力。
老年人消费需求低,每月到账养老金的60%以上都可以用于储蓄。可以这么说,他们的储蓄业务已然成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
②老年人在金融知识和操作能力上相对薄弱,需要更多的帮助。
数字化时代,银行业务也变得更加智能化,而老年人对这种快速变化有点力不从心,需要更多帮助。
比如隔壁王奶奶,前几天去银行转账,在ATM机上不会操作,好在银行工作人员提供了帮助。
③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为老人储户提供服务业时正常现象。
比如一些银行响应号召,为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也为给老年人提供更多关怀,于是对这一群体格外服务。
.02
银行提供那些新福利?
首先,进入2025年以后,已经有不少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
如寿阳汇都村镇银行,经调整以后,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为1.80%、1.85%、2.15%、2.15%。
存款利率上升以后,老年人存钱利息收益更高了。
此外,银行还为老年人提供了6项新福利:
①城市网点全面升级。
很多银行都对网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如网点标识和指示牌更加醒目,方便老年人识别。
此外,有的银行还专门设置了老年服务专区,提供老花镜、放大镜等物品,让老年人办理业务更便利。
②专属VIP通道。
有的银行还专为60岁以上老人设置了贵宾通道!
不用排队,不用等待,就可以办理业务,节省了大量时间。
而且,银行还专门配了导引员,看到老人进来,立马上前搀扶指引。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服务体验。
③一对一贴心服务。
老年人上银行办理业务时,还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对老年人的储蓄投资诉求,耐心细致地讲解。也会根据老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推荐产品。
而且讲解过程通俗易懂,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选错产品了。
④防诈骗教育
银行还会定期给老年人开设防骗讲座,请专家来教实用招数,模拟诈骗场景,现场教学。
让在场的老人都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危害。通过讲座,老人们的防骗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⑤保留传统服务。
很多老年人习惯了传统的人工窗口,银行方面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人工窗口不取消,纸质凭证继续用,现金业务照常办。
为的就是让老人有安全感!
⑥特殊时期加强服务。
这个早几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如疫情期间,一些银行专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办理业务。
这些都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得到大家的认可。
.03
各地银行服务更贴心
上海地区:有的地区银行专门设置"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每个社区都有定期讲座,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银行。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省得老人们跑腿!
广州地区:专门举报金融知识竞赛,让老人边玩边学。通过趣味活动的方式,让老人们更好地了解金融知识。
北京地区:专门开发了适老版APP,字体大了,操作简单了声音提示也增加了。老人们用起来可方便了!
这些举措都受到了当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
文末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银行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改革涵盖了服务体验、智能设备、暖心服务、金融知识教育、金融增值服务、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
旨在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不过,也有市民反映,银行为老年人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①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提供,对老年人缺乏耐心。
②线上服务过于复杂,老年人难以操作。
③农村老人享受的服务相对更少
④很多老人记不住反诈热线,如果都能像招行——子女手机也能收爸妈转账的实时提醒,安全又方便。
⑤如果银行能够针对老年人开发一个"老年版取款机",只要能存钱、取钱、查余额。就更方便了。
总的来说,银行的改变让我们看到:
社会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老去的我们!
但是关爱老人,不能只靠别人,我们身为儿女,也要给予老人更多耐心。
您说,是不是?同意点赞,转发,让身边的亲人也提前了解这些新福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