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中国稀土,给中国列出三大罪状,德媒:中国勒索全世界?


8月8日,德国《南德意志报》突然对中国发起舆论猛攻。这家老牌媒体罗列所谓“三大罪状”:中国稀土开采“毁坏生态环境”,生产过程“牺牲民众健康”,出口管制“垄断勒索全球”。

字里行间充斥的傲慢与偏见,像极了孩童吃不到糖果时的撒泼。

讽刺的是,就在德媒发难前一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刚发布预警:因钕铁硼磁体供应紧张,多家车企被迫削减电动车产量。

一边是产业断链的现实困境,一边是媒体无端的道德指控,这种分裂背后,藏着西方对中国稀土技术优势的集体恐慌

德国的技术困局,编造的“三大罪状”

“稀土”这个名字有点骗人,它并非真的稀少,而是极难提炼。传统方法需数百次重复操作才能获得微量合格产品,成本高得惊人。

中国能攻克难关,靠的是三十年技术深耕:串级萃取技术实现0.1纳米级精度分离,纯度碾压各国。

反观德国,连基础冶炼都举步维艰。即便挖出矿石,其精炼纯度最高仅92%,离军工级的99.99%相差甚远。没有技术底蕴却妄想掌控稀土,如同小学生挑战博士生。

核心技术差距在专利数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全球90%稀土加工专利属中国,德国相关专利占比不足2%。

德媒指责中国“垄断”,却绝口不提这恰是技术创新的自然结果,就像不会有人抱怨德国垄断汽车发动机技术。

《南德意志报》的指控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漏洞百出。第一条“破坏环境论”,声称中国稀土开采污染水土危害生态。

他们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粗放开采模式。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五年提升37%,曾经被化学品侵蚀的土地,现在建起了防风固沙绿化带。

广州某研究所研发的电驱开采技术,能让稀土离子在电场引导下自主析出,化学药剂用量直接砍半。这些实实在在的环保进步,德媒却视而不见。

第二条“健康牺牲论”更是无稽之谈。德媒引用几张来源不明的矿区照片,配上“知情人士”的模糊指控,就断言中国“漠视矿工健康”。

现实恰恰相反:近年矿区周边村庄的井水已从浑浊变清澈,庄稼长势恢复正常,部分矿工子弟还在修复后的矿山公园找到了新工作。当柏林记者在空调房里敲键盘,当一个键盘侠时,中国矿区的改变正在真实发生。

最荒唐的是第三条“垄断勒索论”。德媒声称中国“操纵稀土贸易胁迫他国”,全然不提中国仅对军用稀土实施管制,民用领域始终开放。

特斯拉、宝马等企业照样获得稳定供应,真正被限制的是雷神公司的导弹材料。这种偷换概念的把戏,暴露了西方“民用即自由,军用即勒索”的双重标准。

德国媒体一边指责中国污染,一边对西方的环境污点讳莫如深。

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曾是全球最大稀土基地,却因废水处理失控沦为超级污染场,至今荒废。澳大利亚企业在马来西亚建稀土厂,留下成堆放射性废料引发众怒,最终狼狈撤出。

更讽刺的是历史角色反转。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明知稀土开采污染重,却主动将“脏活”转移到中国。

当时没人批评环境污染,因为欧美乐见中国承接低端产业链。如今中国通过技术升级解决污染问题,他们反倒举起环保大旗,这不是真关心地球,而是恼羞成怒的倒打一耙。

环保从来不是西方国家的真实关切。若真重视生态,德国早该投资研发绿色采矿技术。但现实是:该国稀土储量仅占全球0.2%,根本不值得投入。所谓“环保至上”,不过是掩饰资源匮乏的漂亮借口

双标的德国媒体,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南德意志报》控诉中国“勒索世界”时,故意混淆了两个关键事实:中国从未断供民用稀土,只是要求买家提供最终用途证明;受限制的镝、铽等元素,主要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和隐形战机涂层,纯属国防安全范畴

真正搞“资源勒索”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他国让步,德国为签贸易协议向美出让大量利益。

这种对美跪拜、对华指责的扭曲立场,连德国民众都看不下去。有网友在报道下留言:“几十年来中国低价供稀土,宝贵资源卖成土豆价,现在留点给子孙何错之有?”

更深层的双标在于战略资源认知。德国将芯片光刻机列为“国家安全设备”禁止对华出口,却指责中国管制军用稀土是“贸易霸凌”。西方逻辑很直白:我的禁运叫安全考量,你的管制就是勒索世界。

稀土的较量早已超越资源争夺,成为国家工业体系的试金石

当美国试图在缅甸开辟新矿源,结果发现运输成本比矿石还贵;拉拢澳大利亚建精炼厂,又因技术不足半途而废。这些挫折印证了一个真理:没有全产业链支撑,稀土就真的只是土

中国优势恰恰在于体系化能力。从包头稀土钢到江西高性能磁体,从勘探开采到分离提纯,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德国车企可以绕开美国芯片,却绕不开中国的钕铁硼永磁体,这才是德媒焦虑的根源。

这场博弈也给世界上了生动一课:资源自主靠技术而非口号。日本通过深海开采技术突破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德国若真担忧供应链安全,就该停止媒体作秀,踏实投入研发。毕竟,谩骂换不来技术,甩锅解不了困局

德媒的“三大罪状”在事实面前碎了一地。当《南德意志报》的记者敲下“中国勒索世界”的标题时,慕尼黑的宝马工厂正等着中国磁体组装电机,斯图加特的博世生产线盼着中国镨钕合金完成订单。

所谓指控,不过是技术落后者的无能狂怒

稀土之争像一面照妖镜,映出西方某些势力的真实嘴脸:享用中国技术红利时默不作声,稍有限制就高喊“霸凌”;自家封锁高技术产品叫“安全需要”,别国保护战略资源却成“勒索世界”。

这种双标闹剧,连德国网友都嘲讽:“跪美国跪久了,站不起来了?

历史终将记住:中国稀土优势不是天赐礼物,而是科研人员三十年攻坚的成果。

从被嘲“贱卖资源”到掌握定价权,从承接污染产业到引领绿色冶炼,这条逆袭之路印证了最朴素的真理,大国重器,永远是技术而非口号铸就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多方关注中国强化管控稀土出口,商务部: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 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中国   罪状   稀土   全世界   德国   技术   资源   矿区   美国   磁体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