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葛均波院士:最佳的降血压方法不是低盐与慢跑,而是这5点

王大爷今年61岁,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和老伙计约着慢跑。为什么?“锻炼身体、降降高血压嘛。”他还总提醒老伴做饭要“清淡点、能不放盐就不放盐”。

可让他疑惑的是,最近体检报告上的血压,依然比正常值高了不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医生说,降血压靠的可远不止‘慢跑’和‘低盐’这么简单。而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均波的一句话,彻底击中了他:“最佳的降血压方法不是低盐与慢跑,而是这5点。

”这5点里,第3点更是让很多人意想不到。那它们到底是什么?真的能长期帮到中老年人健康降压吗?耐心读到最后,答案或许会让你重新认识血压控制这件事。

高血压,早已是困扰无数家庭的“慢性杀手”。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比例更高。

很多人长期奉行“低盐饮食+坚持锻炼”就能稳妥降压,可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这种思路其实并不全面。葛均波院士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成果,总结出降血压的“5个核心方法”。

它们是什么原理,有多大实际效果?我们来逐一解读。

血压控制的最佳策略,远不止控盐和锻炼。首先,控盐固然重要,中国居民平均每日摄盐量为9.3克,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控制在5克以下,每减少1克摄入,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1.6mmHg

但盐吃少了,如果钾摄入不足(如水果蔬菜不够),身体电解质平衡依然紊乱,高血压风险不降反升。运动同理,慢跑步数再多,如果缺乏力量训练和柔韧训练,调节血管内皮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很多老人在坚持清淡饮食和运动后,血压仍旧“纹丝不动”的根本原因。

那5个核心降压要点,到底该怎么科学实施?我们一一来拆解。

第一 膳食模式,控制总热量,保证充足蛋白和高钾膳食。

DASH饮食法为代表(多蔬菜水果、少精制糖和油,大量全谷物、奶制品、豆类和坚果),既能降压也有利于血脂、血糖。权威研究显示,DASH膳食能平均降低8-14mmHg血压,远高于单一控盐。尤其是每日摄入3500mg钾、30g蛋白、8份蔬菜的组合,降压效果最为显著。

第二 规律睡眠,每晚坚持7-8小时高质量深睡。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交感神经长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哈佛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每天保证高质量睡眠可使高血压发生风险下降22.9%,比起单纯少吃盐,睡眠改善降压潜力更大。

第三,心理减压,慢性压力管理比慢跑更关键。

很多人忽视了压力是高血压的“隐形推手”,长期焦虑、情绪紧张,会刺激体内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释放,造成血管持续收缩。研究指出,通过深呼吸、冥想、园艺、音乐放松等方式,每天15分钟心理减压,可以使血压平均下降4-8mmHg。这也是被众多患者忽略、却最容易被改善的一环。

第四,精准用药遵医嘱,个性化联用降压药。

临床研究反复验证:单靠生活方式调整,中度及以上高血压难以理想控制。北京协和医院高血压中心数据,规律按医生方案服药、且随访半年,优良血压控制率可达74.5%。切勿擅自停药或随意换药,“药到病除”不可取,但科学用药才最靠谱。

第五,控制体重,BMI每下降1,收缩压可降1mmHg。

体重超标的老人,坚持减少主食、增加低热量高纤维膳食,配合适度有氧+力量训练,只需三个月体重下降3千克,即能显著改善血压和新陈代谢状态。实证提示:每降低5%体重,血压平均下降6-9mmHg。

当然,这5点也不是“只做一两条就足够”。医学研究显示,多环节综合干预,远胜单一降低盐摄入或单靠锻炼、甚至盲目增加运动量。尤其对于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更应综合膳食、体重、心理、用药等多环节个体化管理。现实中,不乏“只管少吃盐、不管睡好觉”的老人才是降压失败的主力。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些做起来难”,但其实方法并不复杂:

1.每日保证一斤蔬菜、一杯低脂奶、一把坚果,替代部分米饭、面点。

2.晚10点前睡觉,不追剧、不熬夜,找找自己喜欢的助眠方式。

3.每周固定1-2次与家人朋友聚会、聊天,分散压力,适度安排园艺或兴趣活动。

4.血压计每日自测,疑问随时请教专业医生,不擅自减药停药。

5.有运动基础的朋友,每周结合快走、阻力训练和柔韧拉伸,哪怕每次只做半小时。

长期坚持下来,不少高血压患者在半年内血压下降幅度可达12-18mmHg,甚至有部分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当然,个体差异明显,有基础疾病者更需结合医生建议,全方位管理,血压波动才可控。

总之,降血压绝不是“吃得淡、动得多”这么简单,全链路管理才能见效稳定且持久。如葛均波院士强调的那样:“慢性病防控,要坚持多元、科学、个体化;不能拘泥于传统一招半式。”健康,其实就藏在每一天的微小细节里。今天开始,不妨从这5点做起——也欢迎把文章转发给身边亲友,一起守护血压平稳!

文中所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精准个体降压干预策略,中国高血压杂志,2022,30(5)

北京协和医院高血压管理中心临床年报

DASH饮食与血脂血糖改善的关系.中国临床营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2023 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养生   院士   纪实   方法   高血压   血压   中国   膳食   体重   平均   收缩压   心血管   饮食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