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这个地方,挖出东西了,鲍家遗址,名字听着普通,地方也普通,常州溧阳昆仑街道,原来叫鲍家村,现在是一片平地,庄稼长着,底下埋着八千一百年前的日子,没人想到这么早,专家说了,距今七千五到八千一百年,环太湖地区目前最早的一个遗址。

遗址现在剩的不大,两三万平方米,东边离太湖五十公里,以前是水多的地方,考古队二〇二三年来挖的,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江苏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的人,拿着小铲子刷子,一点一点弄。
挖到一条古河道,东西走向,河口像个喇叭,河底下还有更老的河,堆了两米半厚的泥,里面东西多,陶罐破片,木头棍子,编的席子,动物骨头,植物种子,烂了一半的绳子,因为水泡着,没烂光,要是干的,早成灰了。

水是帮大忙了,有机质的东西保存下来,能看出人怎么活,考古的胡颖芳说,选植物种子测年代,碳十四的方法,结果出来,八千一百年到七千五百年,跨了六百年,先民在这里住的时间不短。
东边台地上,灰坑两百多个,灰坑就是垃圾坑,也有祭祀的坑,炭块,烧土的颗粒,碎陶片,动物骨头,有一个坑特殊,埋着一只狗,完整的骨架,狗跟人住,可能看家,可能打猎,死了埋起来,有感情。

东西多,玉璜形的小饰品,石头磨的锛,刀,矛,镰刀,骨头做的箭头,蚌壳磨的刀,陶器不少,釜煮饭的,罐装水的,碗吃饭的,盆洗东西的,豆高脚的盘子,有些陶器上面画彩了,红颜色黑颜色,圆点斜线,简单的图案,江南最早的彩陶,江苏境内头一回见。
木头带榫卯,两根木头咬一起,不用钉子,席子竹篾编的,绳子麻搓的,先民手巧,生活细,水稻的种子挖到了,驯化中的,没完全成人工的,采集狩猎还是主業,摘菱角,采芡实,水里捞鱼,地上追鹿。

动物多,水牛梅花鹿獐子野猪,貉水獭小灵猫兔子,鸟有野鸭野鸡,鱼鲤鱼青鱼草鱼,龟鳖扬子鳄,蚌蚬螺贝一堆,水里有肉,林里有肉,吃不完,生态环境好,住着舒服。
专家王巍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他,说文明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鲍家遗址正卡在起源节点上,和浙江的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有点像,但不一样,自己一套东西,牛鼻耳陶罐,带流的陶罐,别处没有。

环太湖以前的文化序列,马家浜文化开始,然后崧泽,然后良渚,鲍家遗址更早,序列要往前推,空白填上一块,专家开会,十个人,社科院南大浙大人大来的,看了一圈,说这地方得保护,尽快定成文物保护单位,别破坏了。
溧阳这地方,史前遗址不止一个,秦堂山遗址,离这不远,二十公里,二零一七年挖的,马家浜文化,六千五百年,最早的溧阳人叫了几年,现在鲍家更早,差着一千六百年,秦堂山那边,墓地里人骨多,侧身葬,头朝东,有的没头,放个陶鼎代替,贝壳垫土里,骨头保存好,酸性土变碱性,鲍家遗址没见人骨,可能还没挖到。
八千一百年前,江南什么样子,水多,树多,人少,一群人在河边住下,做陶器,打石器,抓鱼猎鹿,种点水稻,孩子跑,狗跟着,晚上火堆点亮,星星多,他们不知道什么江南文化,就是活着,一天天活,留下垃圾,灰坑,破罐子,我们挖出来,叫最早的江南。
历史一层层压着,鲍家遗址在底下,秦堂山在上头,再上面是良渚,文明一层层垒起来,鲍家是最底下那块砖,以前不知道,现在看见了,溧阳这块地方,太湖南边,文明开始得早,人呆得久,水养人,人改地,八千年没断。
考古的还挖着,手小心,刷子轻,明年可能出新东西,更多的种子,更多的骨头,故事能讲得更清楚,现在就这样,最早的江南,溧阳鲍家村,地下睡着八千一百年。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