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身心】雨季关节总“预报”?中医教你破解“湿邪”!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侯秀娟 博士研究生张晨

8月的北京,雨水格外频繁,从降水量来看预计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两到三成。频繁的降水让北京仿佛进入了“梅雨季”。空气相对湿度持续居高不下,给人一种十足的“黏腻感”。

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雨季对关节敏感人群也极为不利。不少患者反馈,关节疼痛肿胀常常与雷雨天气一同出现,这究竟是为何呢?接下来,风湿科医生将带您科学了解雨季人体关节的病机变化,并为您提供贴合时节的日常保健知识。

1.为何在雨季,关节会格外“闹脾气”呢?

连绵的阴雨致使空气中的湿度急剧上升,这与中医病机里的“湿邪”相对应。风湿病人大多具有慢性劳损以及脾阳虚的体质,湿邪会从毛孔侵入人体,滞留在关节、经络之处,外湿引发内湿,所以在雨季,他们容易出现关节不适的症状。现代研究同样表明,湿度的变化会对关节滑液的黏度产生影响,气压降低还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出现肿胀,一些敏感的人甚至能够“预知下雨”。

2.湿邪为什么专门针对关节?

中医学中的湿邪有三大特质:重浊、黏滞、易伤阳气。风湿病人病位特殊,又多有阳虚体质,因而感觉更为明显。

(1)湿性重浊,尤其喜欢往身体下部、负重的关节里钻,又易滞留关节,就会让人产生关节酸沉、发僵、如裹湿布的感觉。

(2)湿性黏滞,湿邪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局部“不通则痛”,疼痛缠绵反复,雨天加重、晴天缓解。

(3)湿伤阳气,湿邪困阻脾胃,削弱人体阳气(尤其脾阳),阳气不足则无力驱散湿气,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而言,雨季的“湿邪”如同外敌入侵(外湿),专门选择关节之处安营扎寨(湿性重浊会引发酸沉发僵的症状),还会堵塞气血运行的通道(湿性黏滞会导致不通则痛、病情缠绵反复)。更为关键的是,它会削弱我们身体自身的防御与清理能力(湿伤阳气会致使脾胃虚弱,无力驱除湿气),内外勾结,使关节问题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3.风湿医生提供给患者在雨季的日常保健小贴士:

(1)避外湿:

保持环境干燥(除湿机/空调除湿),选择湿度相对较低、有微风的时段通风防潮。

淋雨或出汗后及时擦干换衣,关节注意保暖(护膝、薄毯)。

空调房要盖护膝,雨天出门穿长袜+防滑鞋。

(2)健脾胃/祛内湿:

少吃生冷、甜腻、肥甘厚味的食物(冰淇淋、蛋糕、油炸食品、糯米等)。

适当吃些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生姜、陈皮(煮粥煲汤)。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3)动起来:

久坐会让湿气在关节 “安家”,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天气好时可做温和运动(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微微出汗有助于排湿,但避免大汗淋漓反伤气。

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爽衣物,避免吹风受凉。可稍作休息后喝少量温水。

温馨提示:如关节出现明显红肿、灼热、剧烈疼痛、活动严重受限,提示可能有急性炎症,不宜热敷、艾灸或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或想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建议到医院就诊,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体化的内服方药和外治方案。

外避其湿,内强其脾。双管齐下,稳度雨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养生   养身   雨季   关节   中医   阳气   湿气   风湿   湿度   北京   体质   护膝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