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占据了天安门广场的中心位置,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有着重大意义。这座巍峨的纪念碑共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建筑面积共3000平方米,总高37.94米,是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
而就在这座纪念碑的背后,却还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已经基本成型的新政府召开了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会上诞生了很多对日后有着重大影响的决定,其中就包括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这个计划其实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敲定了下来,9月30日所讨论的,主要是具体的修建位置。有人希望建在东单广场,也有人主张修建在前门楼上,还有人建议修在中华门的原址,亦有人认为应该修建在西郊的八宝山。
最后经过政协会议投票决定,人民纪念碑应当被修建在中国人民的政治活动中心,也就是天安门广场之上。当天下午,毛主席就带领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举办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
但是在确定要建,确定要建在哪里之后,仍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要怎么建?要建成什么样子?
毫无疑问,这座纪念碑建成之后,无疑是新中国,新政府以及中国人民的一个重大历史象征,所以肯定是不能随便决定的。修建一座塔?还是修建一座亭子?
当时的讨论非常的激烈,最终为这件事情一锤定音的人,是纪念碑最终的设计者,我国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梁思成认为这座纪念碑应当是一个“像一座中国到处都能找到的石头纪念碑”,这一原则最终也被设计小组所接受。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纪念碑内应当有什么样的内容?才能体现出纪念碑所希望传达出的信息,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中国近代史中的英雄风貌,这就要求设计者所创作出的作品,必须有别于历史上的各种纪念碑,而最终的成品,确实也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纪念碑的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是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以及“胜利渡江”为主题,在“胜利渡江”浮雕的两侧,则有两幅“支援前线”和“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浮雕。
浮雕高2米,共长40.68米,其中雕刻着170多位人物,生动的概括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这些浮雕,共由八位雕刻家完成。当时天安门广场上甚至还有一座临时工棚,专门作为这些雕刻家的“工作室”。
这一设计方案和我们的国旗设计方案,以及国徽设计方案相同,也是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而来的。当时的方案包括巨碑,巨塔,以及平面方案。在专家组反复讨论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设计方案最终成为了主要方案,其他方案当然也有所参考。
巨碑顶端和下身的造型,都有着显著的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风格的特点,例如台基就是中国的传统设计手法,装饰花环上的花卉品种,也是选用了中国的传统名花牡丹,荷花,菊花。但是纪念碑也存在一些“反传统”的设计,由于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参观人群都是从长安街进入广场,位于广场的北端。
所以纪念碑一反传统的“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而是“坐南朝北”。而且纪念碑的高度也非常有设计感,因为天安门城楼高33.87米,正阳门的高度则是40.96米,所以设计者最初将位于中间的纪念碑的高度定为39米,实际上的高度则是37.94米。
纪念碑也不是基于天安门广场所设计的,而是在纪念碑建成之后,以纪念碑为中心点重新规划了天安门广场和周围的建筑,这在全球建筑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字是毛主席的手书,而碑文则是周恩来的手书,纪念碑上的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当时毛主席写了三幅,交给专家们让他们选取最好的一幅,毛主席还特别嘱咐,也可以从三幅中选取大家认为最好看的字,进行重新编排,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重新编排后的结果。
周恩来写碑文的时候,则写了四十多遍,他从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碑文,前前后后的写了一整天,最后专家组选取了最好看的一幅。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无论是哪里都没有出现“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
据说,这也是毛主席所特别交代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需要体现的主体不是“党”,而是“人民”。而且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想要表达的,也不是党带领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希望纪念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中国所牺牲的人民英雄。
从1840年到1949年,整整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有林则徐虎门销烟,这种中国的自发反抗,有太平天国运动,有义和团运动,台湾的抗日运动,也有孙中山所领导的民族革命,以及其他这样那样的反抗。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冲突,又有不知道多少先烈为了民族和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这一百多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也是光荣的革命史,但是书写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党,主要还是人民。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不仅没有出现共产党,而是没有出现任何党派和个人的名字,有的只是“人民英雄们”。毛主席想要给这个世界,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民传达一种消息,共产党是不一样的,新中国也是不一样的,过去数千年来被统治阶级视为“草民”和“愚民”的大多数,真正的当家做主人了!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人!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恰恰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世界观和历史观,这也是碑文所真正希望表达的含义。共产党人,是真正心胸宽广的,我们认可戊戌六君子,认可辛亥革命的义士,认可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和战士,认可那些根本没有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他们都是英雄。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这种胸怀,是绝无仅有的,至少国民党就做不到。在他们的口中,我党永远都是“游而不击的共产党”。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不会像我们一样认可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的牵制作用。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管他是什么人,是不是我们的同志,只要为中华民族牺牲了,我们就应当记得。”
他说到做到了。
参考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若干问题考证》 章舜粤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李霞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背后的故事》 张龙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始末》 中华魂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写碑文的语言艺术》 于跃进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