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昆明一女子网购塑料凳,拆开竟发现一条蛇被粘在椅子上,还是活的……

在互联网购物高度普及的当下,人们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日常用品已成为常态,便捷的购物体验背后,物流安全与商品质量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2025 年 10 月 23 日,一则来自云南昆明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 —— 当地市民李女士网购的塑料小凳包裹中,竟藏有一条被胶带固定的活蛇,拆包裹的孩子当场被吓得声音颤抖。这起罕见的网购安全事件,不仅给李女士一家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也让更多消费者开始担忧网购商品在仓储、运输环节的安全保障问题,相关责任方的处理态度与后续解决方案,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事发:孩子拆包裹遇惊魂一刻,活蛇缠凳令人胆寒

李女士近期因家中需要,通过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了一把塑料小凳,商家从贵州发货,经过几天的运输,包裹于 10 月下旬送达李女士家中。当天李女士因工作繁忙,便让女儿和儿子帮忙拆收快递,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到家门口,拿起剪刀准备拆开印有商家标识的纸箱。

孩子们按照平时拆快递的习惯,先剪开纸箱外层的透明胶带,再小心翼翼地将纸箱打开。当他们伸手去拿里面的塑料小凳时,突然看到小凳表面缠绕着一个细长的物体,凑近一看,两人瞬间僵在原地 —— 那竟是一条蛇!蛇的身体紧紧缠在塑料凳的支架上,头部和尾部被透明胶带牢牢固定在凳面上,蛇身的纹路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当时两个孩子吓得都不敢动了,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声音抖得厉害,赶紧给我打电话说包裹里有蛇。” 李女士事后回忆起孩子描述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孩子们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地诉说着看到的画面,语气中满是恐惧,李女士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中。

回到家后,李女士第一时间查看了包裹,眼前的景象让她也倒吸一口凉气:塑料小凳上的蛇虽然被胶带固定着,但身体仍保持着蜷缩的状态,从外观上无法判断是否有毒。“那条蛇看起来不算特别大,但缠在凳子上的样子很吓人,一看就是有人故意放进去的,不然不可能那么整齐地被胶带固定住。” 李女士仔细观察后发现,固定蛇的胶带与包裹外层的胶带并非同一卷,接口处的粘贴痕迹也十分刻意,这让她更加确定此事并非意外。

处置:紧急处理活蛇报警放生,联系各方寻求说法

由于无法判断蛇是否存活以及是否具有毒性,李女士不敢轻易触碰,便让孩子的奶奶帮忙处理。孩子的奶奶找来一把火钳,小心翼翼地靠近塑料凳,准备将蛇夹走。就在火钳触碰到蛇身的瞬间,原本看似静止的蛇突然动了起来,身体在火钳的夹持下剧烈挣扎,头部试图挣脱胶带的束缚,这一幕让在场的家人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当时大家都吓得往后退,生怕蛇挣脱后伤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躲在我身后不敢露头。” 李女士说,孩子的奶奶强忍着恐惧,用火钳稳稳地夹住蛇,快速走到阳台,打开窗户将蛇放生到了楼下的绿化带中。虽然蛇被成功处理,但家人心中的恐惧并未消散,李女士意识到此事必须报警,便立刻拨打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向民警说明情况并提交了相关证据。

报警后,李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售卖塑料小凳的商家,告知对方包裹中出现活蛇的情况。然而商家却坚决否认,称不可能在商品中放置蛇,认为可能是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是他人恶意恶作剧。李女士对商家的回复并不满意,随后又联系了负责此次运输的快递公司,希望对方能调查包裹在运输途中是否被拆封或篡改,但快递公司的客服仅表示会记录情况,并未给出明确的调查时间表与解决方案。

在多次沟通后,商家与快递公司仅将李女士购买塑料小凳的款项退还,对于李女士一家提出的心理赔偿与事件调查要求,始终没有给出合理回应。“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怕蛇,这次经历之后,孩子们连拆快递都不敢了,晚上睡觉还会做噩梦,仅仅退还购物款根本无法弥补我们受到的惊吓。” 李女士无奈地表示,她希望相关责任方能正视问题,给出公正的处理结果。

调查:快递平台承诺介入,多方责任待厘清

事件发生后,有媒体记者关注到此事,分别联系了涉事商家与快递平台。涉事商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旧坚持此前的说法,称自家仓库管理严格,商品在打包时会经过多重检查,不可能出现活蛇,怀疑是运输环节或末端配送时出现意外。而快递平台在接到记者询问后,态度相对积极,表示已将此事列为重点调查案件,会尽快调取包裹从商家仓储、分拣中心运输到末端配送的全程监控,排查是否存在包裹被二次拆封、人为放入异物的情况,并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将调查结果告知李女士。

记者还了解到,李女士所居住的小区快递代收点设有监控,但由于包裹到达代收点后,工作人员仅核对数量与收件人信息,并未逐一检查包裹外观是否完好,因此无法确定包裹在到达代收点前是否已被改动。目前,快递平台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具体责任归属尚未明确。

维权:律师解读责任主体,消费者需保留证据

针对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北京德和衡(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粉在接受采访时,从法律角度对事件进行了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权方向。

刘春粉律师指出,从现有情况来看,涉事商家作为商品的销售方与发货方,对商品在发货前的质量与包装安全负有首要责任。商家有义务确保发出的商品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包装完好,若包裹在发货时就已存在问题,商家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方,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有责任保障包裹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防止包裹在运输途中被篡改、损坏或放入异物。若调查发现包裹在运输环节被二次拆封,或快递公司未履行开箱检查义务,快递公司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除了商家与快递公司,整个物流链条中所有可能接触到包裹的人员,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责任主体。” 刘春粉律师进一步解释道,比如仓储分拣人员、运输司机、末端配送员等,若能通过调查锁定具体责任人,消费者可向其主张赔偿。此外,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第一时间保留好相关证据,包括包裹照片、拆包裹视频、与商家及快递公司的沟通记录、报警回执等,这些证据将对后续维权起到关键作用。

刘春粉律师还建议,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一是与商家、快递公司协商,要求对方承担医疗费(若有人受伤)、心理赔偿费等合理费用;二是向电商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介入调解;三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督促责任方解决问题;四是若协商与调解无果,可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反思:网购安全需多方合力,消费者提高警惕

这起网购塑料凳拆出活蛇的事件,虽属个例,却暴露出网购物流环节存在的安全漏洞。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应加强仓储管理,建立严格的商品打包检查制度,在商品发出前仔细核对商品信息与包装情况,避免因管理疏忽导致安全问题。对于快递公司来说,需完善物流全程监控体系,加强对分拣、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开箱检查规定,尤其是对于易碎、易损坏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商品,更要加大检查力度。

同时,消费者在网购时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选择信誉良好、评价较高的商家与快递公司;在收到包裹后,若发现包裹外观有破损、胶带粘贴异常等情况,应先拍照留存证据,再谨慎拆封,必要时可请他人陪同;若拆封后发现商品存在安全问题或异物,需第一时间保留现场,及时联系相关方并报警,避免因证据缺失影响后续维权。

如今,李女士仍在等待快递平台的调查结果,她希望此次事件能引起商家与快递公司的重视,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这起事件也给所有消费者敲响了警钟,网购便捷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商家、快递公司、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网购环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科技   子网   昆明   塑料   发现   包裹   商家   胶带   消费者   商品   快递   责任   情况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