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国首富倒下!从美国卷走126亿,获刑465年

说起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发家史,刘忠田绝对算得上一个传奇。从14岁借200块钱开始创业,到打造出全球知名的铝业帝国,他的事迹曾经激励了无数人。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涉及18亿美元的关税逃避丑闻,把他从神坛拉了下来,商业版图也随之土崩瓦解。

刘忠田的发家之路

刘忠田,1964年2月生在辽宁辽阳,满族人,家里条件普普通通,父母都是工人,他是老大,从小就得扛起责任。辽阳是个工业城市,满街都是厂子,这环境对他后来的路影响不小。

1978年,改革开放刚起步,14岁的刘忠田不想读书了,干脆辍学干活。他东拼西凑借了200块钱,买了点简单设备,开了个小作坊,弄防火涂料卖。

那时候他年纪小,客户都怀疑这小子行不行,但他靠着价格低、质量硬,慢慢站稳了脚跟。几年下来,攒了点钱,小作坊也变成了小工厂。

1980年代,他的生意越做越大。1989年,他搞了个福田化工,主打化学品生意,还顺手开了辽阳铝制品厂,生产建筑用的铝型材。

当时国内基建热火朝天,铝材需求旺得不得了,他的厂子订单多到接不过来。1990年代初,他跑去香港搞房地产投资,赚了笔快钱,这成了他后面事业的跳板。

1993年,刘忠田跟一个香港商人合伙,成立了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专攻工业铝型材。他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建了研发团队,公司发展得风生水起。

到2000年代,忠旺的产品已经用在了高铁、汽车、电力工程上,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2008年,他还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风头一时无两。

2009年,中国忠旺在香港上市,融了12.6亿美元,当年全球最大的IPO之一。刘忠田的身家直接飙升,成了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外号“亚洲铝王”。

那时候,他还挺热心公益,捐钱盖学校,帮下岗工人找活儿干,在老家辽阳挺有口碑。不过,表面风光,背后隐患已经埋下了。

从美国卷走126亿的惊天案子

2011年,美国对中国铝型材开征了374.15%的反倾销关税,这对忠旺的美国市场打击不小。为了绕过这道坎,刘忠田被指控搞了个大动作。

据美国司法部披露,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忠旺通过把铝型材伪装成“托盘”,逃掉了18亿美元的关税,折合人民币126亿。

具体咋操作的呢?他们把铝型材做成托盘的样子,表面看不出啥问题,但其实根本没法用,就是个幌子。这些假托盘从中国运到美国,进了刘忠田在南加州的仓库,堆在那儿落灰,从没卖出去过。

为了把钱转出去,他还通过19家空壳公司洗了12亿美元,这些公司名义上是独立的,实际上都是他的人在管。

更早之前,2009年上市前,忠旺还玩了把虚增业绩的把戏。刘忠田让人把铝材“卖”给自家的美国公司,做假账,哄抬公司估值。

结果,香港股市的投资者看着报表眼热,纷纷买单,压根不知道这是个坑。到了2019年,美国查仓库时,发现210多万个假托盘,证据确凿。

2019年5月,美国洛杉矶大陪审团对刘忠田和中国忠旺提了24项指控,包括阴谋罪、电信欺诈和国际洗钱,最高刑期加起来465年。

2021年8月,陪审团审了九天,判了六家跟刘忠田相关的美国公司有罪,罚了18.3亿美元,还加了五年缓刑。刘忠田本人没去美国受审,因为中美没引渡条约,他暂时躲过了这一劫,但公司已经摇摇欲坠了。

帝国崩塌与刘忠田的结局

美国这事儿一出,中国忠旺立马就遭了殃。2021年8月30日,公司因为交不出财务报告,股票在香港停牌了。工厂开工率直线下降,供应商追债,银行不放贷,资金链眼看着就断了。

2022年9月,债权人看不下去了,向沈阳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法院接了案子,派了管理人。忠旺欠的债好几百亿,牵扯了一堆银行和投资公司。刘忠田通过空壳公司挪钱的证据也被翻了出来。

比如,辽宁农村商业银行85%的股权是忠旺的,这家银行的贷款大多流到了关联公司,结果2022年8月银行破产,闹得地方金融都跟着晃了晃。

2023年4月13日,中国忠旺因为长期停牌,被香港联交所直接摘牌,市值彻底清零。曾经的铝业巨头,留下的只有空壳子和债务。

刘忠田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2021年10月,他被国内法院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连生活都受限。债权人告了他上百次,追着要钱。

他的身家从32亿美元巅峰跌到还不起债,房子也被查封了。海外的麻烦也没少,美国的指控还挂在那儿,他的德国和澳洲工厂被严查,越南海关还扣了他400万吨铝锭,价值超600亿。

从首富到这地步,刘忠田的经历真是让人感慨。以前他站在工厂里,看着满满的订单意气风发,现在却只能面对一堆官司和空荡荡的厂房。

要说刘忠田为啥栽了,原因挺多。首先,他太急功近利了。美国关税一上来,他就想着钻空子,而不是正面对抗或者调整战略,这一步走偏,直接埋了雷。

其次,他对风险的判断失误了。以为中美没引渡条约就能高枕无忧,结果低估了美国司法的跨国影响力,海外资产照样被盯上。

再往深了说,他的经营思路也有问题。忠旺发展靠的是低成本和高产量,但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没跟上,竞争力不够硬。加上家族式管理,决策太集中,一旦出错,整个公司都得跟着遭殃。

还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转型,铝业产能过剩,利润薄了;国际上贸易保护抬头,忠旺这种靠出口的企业首当其冲。刘忠田没及时转型,硬着头皮往前冲,最后撞了南墙。

刘忠田和中国忠旺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路上会碰到的缩影。早期靠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他们发展得快,但到了国际市场,规则变了,风险也大了。忠旺的成功,离不开刘忠田的眼光和魄力,但它的崩塌,也跟他走歪路脱不了干系。

这事儿还反映出国内企业管理的一些问题。比如,家族式经营、空壳公司操作,这些在快速扩张时可能管用,但一遇到外部压力,就容易露馅。忠旺的财务造假和资金挪用,暴露了内部监管的漏洞,也给其他企业敲了个警钟。

再说全球化这块,美国的高关税和法律制裁,直接把忠旺打懵了。这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光想着赚钱,还得懂规矩、守底线。不然,赚得再多,最后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财经   美国   公司   辽阳   关税   美元   空壳   香港   中美   工厂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