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拒认罪,白宫火速发证,中方约谈没下文,禁售或是时间问题

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原因是其给中国特工的H20算力芯片可能存在“开后门”、“追踪定位”等严重安全问题。如今十多天过去了,英伟达始终拒绝认罪。

网信办之所以进行约谈,很大程度下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有趣的是,在结果还没出炉的8月9日,美国商务部火速给英伟达下发了H20芯片出口许可证。

一边无法自证清白,一边急需将芯片送到中国,可如果约谈没结果,H20芯片还能如约供货吗?如果不能,我们还有无其他替代品?

生于妥协,困于现实:H20的尴尬身世

H20芯片的诞生,本就是一场无奈的地缘政治产物,随着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步步收紧,英伟达引以为傲的A100、H100等旗舰芯片被列入禁售名单。

这无疑是中国AI企业的重击,也让黄仁勋心急如焚,毕竟,中国市场贡献了他数据中心业务近五分之一的营收,是实打实的大客户。

直接闯禁令无异于自寻死路,但彻底放弃又非黄仁勋的商人本色。于是,一场奇特的“逆向研发”就此拉开序幕。工程师们不得已对旗舰芯片“动了刀”,削减性能,巧妙避开美国设定的技术红线,生生“挤”出了合规的“阉割版”H20。

这款芯片的性能仅有H100的15%,它不是技术迭代的结晶,更像是一个政治妥协下的“怪胎”。它的唯一使命,就是能够合法地进入中国市场,得以销售。

为了推销这款产品,黄仁勋亲自披挂上阵,年初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奔波,参加年会,拜访合作伙伴,姿态做得十足十。

然而,市场并没有完全买账。性能的大幅缩水,让中国的AI企业早已开始寻找退路:或囤积旧货,或转向国产,或优化算法。

大家都很清楚,没人会傻傻地站在原地等待H20的“救援”。这已经隐隐透出一个信号:仅靠“降配让步”来维系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

大国夹缝里的生意经

黄仁勋很快发现,英伟达的牌桌上,玩家远不止商业对手,他正身处中美角力的漩涡中心,每一步棋,都必须看两边的脸色行事。

一边是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摆在那里,单单H20芯片,就有70万片的库存压在仓库,台积电甚至还为他追加了30万片的订单。这近百万颗芯片,是英伟达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没有人会轻易放弃。

可另一边,美国国会的风向却愈发激进。一份“芯片安全法案”草案浮出水面,意图强制要求所有出口到中国的AI芯片,必须内置“安全功能”。一位议员甚至公开炫耀这种“数字缰绳”技术的成熟度,声称破解难度如同登天。

法案虽未最终落地,但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宁可牺牲部分商业利益,也要将技术控制权牢牢握在手里。即使芯片卖出去了,也必须带上一个“遥控器”。

面对这样的两难,黄仁勋开始了他令人眼花缭乱的“穿梭外交”。他两度亲赴白宫,据信与特朗普会面,为的是打探政策风向,并确保H20的出口许可。而在中美之间,他又向中国贸促会负责人恳切表态:“英伟达只想踏踏实实做生意。”

讽刺的是,当他终于在8月9日拿到美国商务部的H20出口许可证时,距离他因芯片“后门”问题被中国监管部门约谈,仅仅过去了几天。他试图两头讨好的策略,最终却引爆了两边的疑虑,真是顾此失彼。

信任即将归零

随着约谈消息传开,H20芯片的“三宗罪”被公之于众。指控异常具体:首先,芯片固件中藏着未公开的接口,能够通过特定指令获取设备地理位置,并将“心跳包”实时传到境外服务器。

其次,电源管理单元植入了“KillSwitch”电路,一旦接到加密指令,能瞬间锁死整个数据中心,让价值连城的算力系统变成一堆废铁。

最后,所有数据被指默认经由新加坡中转,这为美国商务部直接调取留下了通道,公然违反了中国《数据安全法》的本地化存储规定。

面对确凿证据,英伟达的回应堪称公关“范本”。一则措辞严谨的声明,坚称“芯片绝无后门”,并将问题归咎于“调试工具的误用”,并承诺可以通过软件修复。然而网络安全专家直言不讳:硬件层面的后门,又岂是打几个软件补丁就能抹平的?

更深层次的交锋发生在闭门会议中,黄仁勋私下向中方“摊牌”: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开放审查,但我们无法改变美国政府的政策。这句看似坦诚的话,潜台词却冰冷刺骨:后门是白宫逼我装的,你别怪我。

这种解释,在中国监管机构听来并不陌生,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中,多家美国科技巨头就被曝光与情报部门暗通款曲。历史的教训,让中国对国家安全这条底线,寸步不让。

网信办随即依据《网络安全法》提出明确要求:8月15日前,必须开放固件源码,建立本地数据中心,并召回问题芯片。

信任的堤坝一旦崩塌,市场的反应立竿见影,百度、字节跳动等曾经的大客户,纷纷暂停了采购,阿里和腾讯则紧急启动了对华为昇腾910B的测试。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曾经的66%迅速滑落至54%,那积压在仓库里的70万片H20芯片,连同背后170亿美元的市场,都变得岌岌可危。

中国“换芯”浪潮正席卷而来

此时,一场声势浩大的“换芯”革命,已在中国大地悄然拉开序幕。

华为昇腾910B的算力是H20的两倍有余,其超节点集群性能,甚至能与英伟达的顶级产品相媲美。更致命的是,华为正通过开源其CANN计算架构,直接挑战英伟达经营三十年之久的CUDA生态护城河。

如今,南京的智算中心、贵州的法院系统,都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国产芯片来支撑大模型和司法AI。

这股“换芯”的浪潮也席卷了汽车行业,一家新能源车企用一颗自研的“神玑”芯片,替换了原先需要四颗英伟达Orin芯片才能达到的效果;另一家车企则启用了自家的“Turing”芯片来掌控智能驾驶。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全栈自研,正在成为中国车企的新风向。

黄仁勋曾不无酸意地评价华为:“我们干了30年,他们才几年就追上来。”如今,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对国产芯片的一枚耀眼勋章。

当英伟达还在纠结如何向华盛顿交代时,寒武纪、沐曦等中国芯片公司的产品早已在数据中心里轰鸣,蓄势待发。

结语

这场芯片风波,远未结束,对英伟达而言,最棘手的问题或许不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技术漏洞本身,而是一个更为根本的困境:在一个日渐分裂的世界里,信任一旦失去,还能用什么来交换?

没有了英伟达,中国的AI心脏依然会强劲跳动,寻找并培育着属于自己的“血脉”。可失去了中国,英伟达的未来,又将如何书写?这个问题,黄仁勋恐怕一时还答不上来。

信息来源:
新华社2025-07-31《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公司》

电子工程编辑2025-08-09《美商务部BIS发放许可证!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 AI芯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科技   英伟   白宫   下文   中方   时间   芯片   中国   美国   华为   商务部   后门   数据中心   中国市场   风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