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退休之后,生活节奏慢下来了,早上起来泡壶浓茶、坐在阳台或者院子里晒着太阳,看着街道的动静,觉得自己这才是真的过上了“清闲日子”。
不少老人天天茶杯不离手,家里各种茶叶罐子一整排,哪种茶清火、哪种茶提神,心里都门儿清。
但是近来不少医生都在强调一个事儿,那就是,年纪大了,浓茶真的不太适合天天喝,特别是喝多了,还不喝水,真的会带来不少问题。
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其实浓茶本身没有罪,关键是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代谢能力变了,肾脏、胃肠、心脑血管都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能抗。
而茶叶,尤其是浓茶,里头含有不少咖啡因和草酸,这两个成分对年轻人也许没啥太大影响,但对老年人来说,就有点吃不消了。
浓茶喝多了,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胃酸过多、睡眠变差,有些人甚至因为天天浓茶不离嘴,反而诱发了心律不齐。
尤其是有高血压的人,本身血压就不稳定,早上空腹喝一大杯浓茶,体内一下子刺激起来,血管扩张收缩剧烈,有些人甚至在厕所晕倒过去。
这种事不少见。还有人晚上还在喝浓茶,结果半夜两三点睡不着,翻来覆去地瞪着天花板。
你说这不累人嘛?到了这个岁数,最重要的是睡好、吃好、心态稳,结果一个茶把节奏全打乱了。
再就是,浓茶里的草酸很容易和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隐患。
年纪越大,肾功能越差,如果天天喝浓茶,又不爱喝水,尿量减少,那些草酸钙没法顺利排出去,很容易沉积在肾脏,时间一长就变成结石。
很多人肚子疼得厉害,最后一查,是肾结石卡在输尿管里了。医生一问,平时生活习惯没啥别的问题,就是每天两壶浓茶不离手。
其实这种情况下,更推荐喝些别的东西,既能满足日常口渴的需求,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还有一些附加的保健作用。
很多人都忽略了,年纪越大,越要喝对的水,而不是光追着口味来。有三个东西,很多老人不太重视,但其实挺适合日常饮用的。
第一个是温白开水,这听起来特别普通,甚至觉得说了等于没说,但恰恰是这个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安全的。
尤其是早上起床之后,先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身体启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稀释夜间的血液粘稠度。
很多中风、心梗就是早上发作的,因为睡了一晚,血液浓度高,如果能先喝杯温水,说不定就能把风险拉下来一点点。而且白水对胃没有刺激,不会像浓茶那样影响胃酸分泌,对肠道也有帮助。
再一个是大麦茶。这个在不少地方其实也挺常见的,但很多人只是偶尔喝一两次,不太当回事。
其实大麦茶的好处不少,它不含咖啡因,喝完不会影响睡眠,尤其适合晚上想喝点东西但又怕影响休息的老人。
而且大麦茶有一定的助消化作用,对平时饭后胀气、消化慢的人挺有帮助的。尤其是有点胃口不好的人,喝点温的大麦茶,身体感觉会轻松一些。
当然,前提是不要买那种加糖的或者调味的大麦茶,最好是自己炒点大麦煮水,实在不方便也可以买那种单一原料的袋泡型。
最后一个是红枣水。很多老人都觉得红枣是女人补血才吃的,其实这观念太老了。
红枣本身就有养胃健脾、补气的作用,对年纪大、气血不足、手脚容易发凉的人来说,是很实用的。
尤其是秋冬季节,早上泡一杯红枣水,不但能暖胃,还能调节心情。很多老人退休后,精神状态不太好,总是觉得没劲、没动力,这时候适当喝点红枣水,其实对调节精神状态也有点帮助。当然,糖尿病患者得控制量,不能多喝,也不能加糖。
这种事情说到底,还是得看身体的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
很多老年人有个习惯,觉得什么东西喝了几十年,就不能换,甚至有人说“不喝茶就不舒服”,但这个舒服不舒服,真的是身体发出来的信号吗?还是只是习惯了那个味道?
如果每次喝完浓茶,心慌、胃不舒服、晚上睡不好,那这信号就得认真对待。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就是很多老年人不爱主动喝水,一天真正摄入的水分少得可怜。
喝茶也好、喝水也罢,最重要的是水分要够,不能总靠感觉口渴才喝,那时候身体已经轻微脱水了。
长期水分不足,肾脏排毒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也受影响,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事,时间一长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更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用保温杯泡茶这件事。有些人为了省事,把茶叶放进保温杯里,一泡就是一整天。
结果水温过高,加上长时间浸泡,茶叶里的一些成分就释放得特别多,比如鞣酸、咖啡因这些。长时间喝这种“泡太久的浓茶”,比正常泡茶更刺激肠胃,对肝肾的负担也大。
有些老人常年喝这种茶,结果出现胃炎、睡眠障碍,还总以为是年纪到了的正常反应,其实就是茶喝错了。
当然,茶本身不是坏东西,绿茶有抗氧化、普洱有助消化、乌龙也能一定程度上降脂,但关键是不能过量,不能空腹喝,不能泡得太浓,不能整天当水喝。
更不能觉得“这是健康的饮品”,就忽视了身体的真实反应。医生说的那些话,不是吓唬人,而是真有那么多例子在前头摆着。
总的来说,到了年纪的人,身体最需要的是平稳,是规律,是不要突然给它压力。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都要讲究适度、讲究搭配。
喝水也一样,别迷信浓茶的“提神”“解油腻”,多关注真正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
该喝水的时候喝水,该让身体休息的时候就别再刺激它。养生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白了就是“别太折腾自己”。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