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宣布再暂停24%关税90天,特朗普尝到了甜头,欧日韩等国懵了

特朗普笔尖悬在行政令上方,距离8月12日关税最后期限仅剩几小时。华盛顿的深夜灯火通明,全球金融市场屏息以待。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时钟滴答作响。特朗普在8月11日深夜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商品的24%额外关税暂停90天,距离原定关税生效截止时间仅剩数小时。全球股市应声反弹,上海外高桥码头的货轮鸣笛声此起彼伏,盐田港美线订舱量单日激增40%。

然而东京首相官邸内,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盯着中美联合声明眉头紧锁。这份文件让日本、韩国和欧盟陷入集体沉默——这些国家两周前刚被迫接受15%-25%的“不平等关税”,如今看着中美获得更优惠条件。

特朗普的“缓兵之计”,政治算术背后的多重盘算

特朗普的签字笔落下时,一场全球贸易灾难得以暂时避免。根据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8月12日起双方再次暂停24%的额外关税90天,仅保留10%的基准关税。

这一决策看似让步,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政治算术。特朗普签署的14257号行政令保留了20%的芬太尼专项关税和10%基准关税,实际对华关税结构仍是“10%基础+20%专项”的组合拳。

为何选择暂停?美国国内压力已到临界点。彼得森研究所数据显示,贸易战已推高美国通胀1.5个百分点,若24%关税生效,普通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1360美元

中西部农业州哀鸿遍野,艾奥瓦州大豆对华出口创20年新低,农场负债率飙升至1980年代以来峰值。这些“红州”正是特朗普中期选举的票仓根基。

特朗普更需要集中火力解决其他战场,就在7月底,他刚用关税大棒迫使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欧盟则签下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这些协议像定时炸弹,执行过程充满变数。

“与中国的博弈需要更多筹码”,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后对福克斯新闻表示,“我们保留所有选项”。白宫内部文件显示,财政部长贝森特已明确警告:“10月底前需与其他国家完成贸易谈判”。这90天缓冲期,本质是特朗普的战略喘息期。

欧日韩的尴尬沉默,高关税囚徒的困境

当中国商务部网站挂出联合声明时,东京、首尔和布鲁塞尔的谈判代表们陷入集体失语。就在两周前,这些经济体刚被迫接受美国15%-25%的“不平等关税”。

对比刺痛人心:英国和澳大利亚享受10%基准税率,日韩却被钉在24%和25%的高关税柱上——这种差异待遇在贸易史上堪称罕见。

日本首相官邸弥漫着无力感,首相石破茂的少数派政府刚失去参议院控制权,面对特朗普8月1日的最后通牒,他最终“咬牙”接受现实。韩国更处在政治真空期,前总统下台后的权力过渡让谈判力量支离破碎。

欧盟委员会会议室内更是争论不休,理论上27国联合经济体量足以抗衡美国,但东欧国家关注安全防务,德国车企担忧出口市场,法国农民计较农产品竞争内部撕裂让欧盟选择“最小化风险”路径——通过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换取关税微调。

“安全枷锁比经济计算更致命”,前WTO官员一针见血。日本对美国汽车市场依存度达34%,韩国半导体出口38%流向美国。当特朗普将关税谈判与《美日安保条约》续约暗示性挂钩时,安倍继任者只能沉默。

这些国家曾暗中期待中美关税战重启,欧盟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若中美11月关税反弹至34%,我们就有理由撕毁与美国的协议”,如今这个算盘落空了。

90天后的三种未来,稀土与芯片的终极博弈

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起重机昼夜不息,浙江小家电企业单日追加300万美元订单。这90天暂停期给全球供应链注入强心针,但企业主们心知肚明:喘息不等于终结。

未爆的炸弹仍在倒计时,美国保留着20%芬太尼专项关税,中国维持稀土出口管制。在斯德哥尔摩谈判桌上,双方交锋焦点泾渭分明:美方要求中国削减国企补贴、改变经济结构;中方坚持取消全部对华关税、停止将台湾问题与经贸挂钩。

真正的生死牌在科技战场,美国允许英伟达向中国销售降规版AI芯片H20,却要求15%销售额上交美国财政。中国同步解除对12家美企的出口管制,但对高端光刻机核心部件管控丝毫未松。

稀土牌始终是中国手中的王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F-35战斗机电机、特斯拉永磁电机、风电涡轮机都依赖这些战略矿产7月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骤降60%,直接导致美国新能源企业股价集体跳水。

未来90天将面临三种可能:若在芬太尼管控、技术准入等议题突破,关税或进一步下调;若谈判破裂,11月关税可能反弹至34%;最可能的是延续当前“半休战状态”——保留10%基准税作为战略威慑。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当前政策不确定性已使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测下调3个百分点,最坏情境下全球出口衰退幅度将扩大至1.6%

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轮拉响汽笛,满载浙江小家电的货轮驶向洛杉矶。义乌商人陈老板在仓库清点发往RCEP国家的货物,他对美出口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压缩到12%。

特朗普在佛罗里达高尔夫球场接到农业州长电话,承诺“很快解决大豆问题”。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走廊,外交官们匆匆传递着中美协议细节,他们刚签下的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突然显得沉重。

90天倒计时开始,芯片流水线上的机械臂仍在精准舞动,内蒙古稀土冶炼厂的炉火彻夜不熄。当两个经济体各自转身加固防线,这场暂停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新规则诞生的阵痛前奏。

信息来源:

美欧签“史上最大”关税协议,欧盟官员:这“不是互利共赢贸易合作,而是单方面屈服”——环球网

中美“关税休战”再延90天,多名专家解读——北晚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中美   甜头   关税   美国   中国   稀土   欧盟   芬太尼   日本   协议   斯德哥尔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