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澜医聊」今日大暑!祛湿瘦身黄金期,养生攻略请收好

#长沙头条##香澜医聊##体重管理#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的时节。此时恰逢“三伏天”的开端——初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

大暑天,你是否正为此百般苦恼——-即便食欲减弱,腰腹赘肉却依然顽固;稍微活动便汗出如雨,心烦眠差,身体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湿衣”包裹。想摆脱这种状态,让身体更轻松吗?这份大暑中医养生攻略,请收好!

大暑时节,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相对虚寒。此时最易被湿邪困阻,就像被裹在湿热的纱布里。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减弱,吃进去的水谷无法正常代谢,就会转化为痰湿堆积在腹部,让“游泳圈”悄然滋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夏三月……使气得泄”,大暑人体腠理大开,本为散热,却也易使外邪(尤其是寒邪)乘虚而入,埋下“冬病”隐患。破局之道在于“冬病夏治温阳固本”以断未来病根;同时“清暑健脾祛湿”以管理当下体重。

一、饮食养生,健脾利湿

(一)推荐食材

暑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故饮食应遵循“增苦勿贪冷,清淡为补”的原则。以清暑生津、健脾利湿的食材为主,多食豆类、新鲜果蔬,如大豆、绿豆、红豆、苦瓜、冬瓜、荷叶等,清解暑热,避免生冷甜腻、肥甘厚味伤脾。

(二)推荐药膳

1、荷叶绿豆粥

(1)原料组成:荷叶30g,绿豆100g,粳米50g,冰糖15g。

(2)制作方法:绿豆洗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粳米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锅内加入冷水、绿豆,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半熟,加入洗净的荷叶、粳米,续煮至米烂豆熟。去除荷叶,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3)适宜人群:此粥清香解暑、醒脾化湿,适合暑热烦渴、头身困重、腹部赘肉人群。体质虚寒、易腹泻者慎用或少量食用。

2、陈皮赤小豆薏米汤

(1)原料组成:陈皮5g,赤小豆30g,炒薏米30g。

(2)制作方法:赤小豆、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再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60分钟至豆烂,滤水后即可饮用。

(3)适宜人群:此汤祛湿效果显著,尤其适合痰湿体质、身体困重、下肢浮肿之易胖人群。可作为日常代茶饮。

二、穴位按摩,畅通经络

按摩特定穴位,能疏通经络气血,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缓解暑热心烦。

1、丰隆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用力按揉或点压,以局部感到明显酸胀、沉重感为佳。每次按揉3-5分钟,每日2次。

(3)适宜人群: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利水渗湿。适宜于由痰湿壅盛导致的肥胖、身重、便秘等人群.

2、阴陵泉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日2次。

(3)适宜人群:健脾益气,利湿消肿。适宜于由脾虚湿盛所致的肥胖、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人群。

3、天枢穴

(1)穴位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2)操作方法:仰卧,用食、中两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天枢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2-3分钟。力度适中,以腹部有温热或轻微酸胀感为佳。

(3)适宜人群:调理肠腑,理气消滞,通便降浊。适宜于肥胖、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问题的人群。

三、起居运动,顺应天时

《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大暑时节,我们的作息应该顺应夏季气候,早睡早起,保护长养之气。一般来说,晚上睡觉不应迟于23时(23时前入睡养肝胆),早上比平时早半小时起床即可。此外,应注意合理使用空调,避免长时间冷风直吹。

运动方面,应避免剧烈运动伤津耗气。推荐舒缓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运动后务必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缓慢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切勿立即用冷水冲澡或猛灌冷饮——此为大暑养生大忌,极易引寒湿入体,加重湿气或引发疾病。

四、冬病夏治,三伏助力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璀璨结晶,其理论根基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的智慧。三伏天阳气旺盛,利用外界极盛的阳气和人体腠理疏松时机,培补体内阳气,能更有效地温散寒湿病根,减少或阻止其在冬季的发作/加重,这就是“冬病夏治”。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外治法。将特制的中药药膏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持续刺激和经络传导,激发经气,达到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强壮脏腑的功效。中医认为,许多“冬病”,如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型/阳虚型肥胖,其根源往往与阳气不足、寒湿内蕴有关。通过三伏贴温补脾肾阳气、散寒化湿祛痰、从而改善体质。

温馨提示: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孕妇、发烧患者、皮肤有溃破感染、患有严重皮肤病、对敷贴药物过敏、阴虚火旺体质者应慎用或禁用。贴敷后局部出现温热、红晕、微痒属正常反应,若出现剧烈疼痛、水泡等需及时取下并就医。

大暑已至,此时正是温阳祛病、调体塑形的黄金期!紧握中医智慧锦囊:以清补祛湿之食涤荡暑浊,借穴位按摩畅通气血,凭科学起居固护正气,更依托“三伏贴”温煦阳气,驱散陈年寒湿。这不仅助力当下体重管理,更为秋冬健康筑基强本。顺应天时,内外兼调,方能在炎夏收获由内而外的清爽、轻盈与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高钰萱 吕茜 刘思洁 谢林村 陈军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养生   大暑   瘦身   黄金   今日   攻略   阳气   穴位   人群   伏贴   荷叶   赤小豆   适宜   薏米   胫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