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传》:卢拉与巴西半世纪历史

《卢拉传》费尔南多·莫赖斯 著 李武陶文 译 译林出版社

“我是个梦想家……我梦想着在领导国家的同时,能让无数穷人参与经济活动、进入大学,给他们创造无数就业机会。我梦想着用牛奶、大米和黑豆让孩子们每天吃饱饭,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我梦想着把偏远地区的学生送进全国最好的大学,让我们的法官和检察官出自精英以外的家庭。”

这段话出自三度当选巴西总统的卢拉,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工人出身的国家领导人。他广受人民群众欢迎,2010年连任两届总统后卸任时支持率高达80%。他在消除贫困、教育等方面为巴西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卢拉参与创建了世界第二大左翼政党——根植于工人阶级的巴西劳工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劳工党现有150万党员。卢拉的新工会主义、他组织和推动的ABC罢工,很大程度上掀动了巴西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的社会政治浪潮。

1945年,“巴西之子”卢拉出生于巴西最贫穷地区的一户贫困家庭,是八个孩子中的第七子。他青少年时代便早早离开学校,很快成长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产业工人,成为家里第一个拿到法定最低工资的人。尔后,失业、丧妻,诸多苦难并没有挫败他,这个“和每个人一样的巴西人”变得更加强大,他贴近基层群众,无畏奋斗,追寻正义,决心恢复人民的尊严。

该书不仅是卢拉个人成长与崛起的描述,更是每一个巴西人半个世纪的集体记忆,真实记录巴西乃至拉美政治风云,全面呈现历史背景之下的时代脉搏。阅读卢拉的故事,就是重新发现巴西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

《卢拉传》的作者费尔南多·莫赖斯是巴西资深记者兼传记作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莫赖斯就活跃于巴西政治舞台,曾亲身参与ABC地区的罢工,可以说是卢拉的战友和同志。2011年7月,他受邀撰写这位巴西传奇政治家的传记。

自那以后,莫赖斯保持着与卢拉的直接接触,多次采访卢拉,陪同卢拉出访,在长时间的国际旅行航班上,积累下长达数十小时的口述内容。在此基础上,他还进行深入翔实的档案研究,采访相关人士,并最终作为“洗车行动”的见证者,亲历这一卢拉生命中的重大事件。

莫赖斯一反传统英雄叙事,多维度地展现出一位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政治偶像的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坚忍,尤其聚焦卢拉政治生涯中两次被捕入狱的经历,宛如一部政治惊悚片,紧张激烈,悬念迭起。

书中对卢拉的刻画不局限于其在政治领域的作为,同时展现其超凡的人格魅力——沉着冷静又不失幽默,仁爱正直,且富于担当。

这部传记初版于2021年,原文为葡萄牙语,甫一上市,就成为巴西国内的畅销书。随后,该书获得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关注,先后出版英文版、法文版。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简体中文版《卢拉传》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学者李武陶文翻译,全文译自葡萄牙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特别收录了卢拉本人提供的20张珍贵照片,这些图像定格下卢拉个人生活及政治生涯中的众多细节。从他的家庭、婚姻,到他作为足球选手的英姿,再到他参与政治行动时的高光与阴影,更有他受“洗车行动”影响后,被关押在库里蒂巴牢房中所写下的私人信件。这些照片记录下了不可复制的历史瞬间,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正 如《波 士 顿 评 论》所 言:“《卢拉传》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的广泛研究——对卢拉及相关人士进行的数十小时的采访,以及大量第一手资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拉美研究专家郭洁也评论称:“这本传记不仅是政治人物的个人故事,更为读者理解巴西的现代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丰厚的史料,值得所有希望了解巴西历史、工人运动和卢拉个人奋斗历程的读者深入阅读。”

在当前国际贸易格局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和巴西同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两国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更具现实意义。阅读卢拉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洞见这个世界未来的模样。

(作者为出版社编辑)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静

流程编辑:U07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历史   巴西   半世纪   政治   费尔   葡萄牙语   传记   拉美   地区   世纪   北京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