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因芯片含有中国稀土,台积电无法向美国供应半导体芯片

中国最新一轮的稀土出口管制规定,任何出口产品,只要其中含有的中国稀土成分超过了0.1%,就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交申报,获得许可后才能放行。这道红线划下,瞬间让美国雄心勃勃的“芯片自主”计划,感受到了被人扼住咽喉的窒息感。

美国《纽约时报》更是直言:台积电代工芯片出口美国需申请许可,恐面临售美阻碍。那么,中国这轮反制真有这么大成效吗?台积电受限又会不会导致美国芯片产业遭受致命打击?

纽约时报报道

一根看不见的绳索

很多人觉得奇怪,芯片是高科技的结晶,是硅与光的艺术,怎么会跟“土”扯上关系?但现实就是,稀土是芯片产业链里那个“看不见的必需品”。它就像工业生产中的维生素,用量不大,但缺了它,整个系统都得瘫痪。

这0.1%的规定之所以杀伤力巨大,正是因为它精准地卡在了这个命门上。从芯片制造的最前端到最后端,稀土无处不在,台积电用来切割晶圆的机器,需要依赖稀土永磁电机来确保微米级的精度。

而大名鼎鼎的ASML光刻机,其核心的光学镜头组件里,就含有关键的稀土元素“镝”,甚至到了最后的封装环节,为了给芯片高效散热,也得添加“钕”元素来增强材料性能。

这根看不见的绳索到底有多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揭示了真相:全球超过九成的芯片制造,都或多或少依赖中国供应的中重稀土。更关键的是,这些稀土在芯片成品中的占比,通常恰好落在0.3%到0.8%这个区间,完美地踩在了中国划定的0.1%红线之上。这涵盖了从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到256层以上的存储芯片,几乎锁定了所有高端芯片的供应链。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新规一出,恐慌情绪如病毒般在美国的科技圈和政界迅速蔓延,美国商务部连夜召集了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巨头召开紧急会议,气氛凝重。一位白宫官员私下向媒体吐槽,这无异于把稀土变成了“芯片护照”,每一颗运往美国的芯片,都得先有中国的“签证”。

台积电的处境最为尴尬,作为美国芯片进口的“主力军”,去年苹果和高通采购的高端芯片中,有七成来自台积电的生产线。然而,台积电台湾工厂所用的稀土,高达85%都溯源自中国的江西和内蒙古,从稀土矿的开采,到精炼分离,再到制成永磁体,整条产业链都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现在,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ASML,这家光刻机霸主,其内部人士向《纽约时报》透露,由于公司的精密激光器和磁铁等关键部件严重依赖中国稀土,公司已启动紧急排查,并出现了长达数周的出货延迟。

ASML一“感冒”,下游的台积电就得“发烧”,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建设计划直接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到排在后面等芯片的英伟达、AMD和苹果,这正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备胎”计划为何失灵

面对突如其来的供应链危机,美国的“B计划”在哪里?答案是,几乎不存在。美国政府曾高喊“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但现实却狠狠给了一记耳光。美国的“芯片自主”计划,更像一个缺少地基的空中楼阁。

首先,美国本土的稀土产量仅占全球的12%,而且绝大多数是用途有限的轻稀土,芯片制造所必需的重稀土资源几乎为零。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工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稀土库存据称只够维持3个月的生产,不得不紧急向日本、韩国求购,结果尴尬地发现,日韩的稀土材料,源头同样是中国。

其次,即便找到了矿,技术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美国能源部曾豪掷30亿美元试图重建本土稀土产业链,结果至今连一条关键的稀土分离生产线都没能成功运转。有专家直言:“就算你坐在稀土矿上,没有中国的分离提纯技术,炼出来的也只是一堆废土,根本无法用于精密的芯片制造。”

放眼全球,能替代中国的选择也寥寥无几。澳大利亚的稀土矿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并且投产后依然可能需要依赖中国的技术进行加工。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预测,全球想要重建一套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稀土开采和加工体系,至少需要5到7年的时间。

牌桌上的权力反转

这场围绕0.1%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一次戏剧性反转。过去,是中国缺少芯片,美国手握技术优势,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现在,轮到美国缺少稀土,中国开始制定游戏规则。

英国《金融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开了先例,中国只是在用美国的办法来对付美国。”回看历史,正是特朗普政府发起的科技战,以及后续的《芯片法案》,试图通过“长臂管辖”来锁死中国的高端芯片发展之路,才催生了今天的局面。

但中国的反制,比单纯的禁运要高明得多,这并非要彻底切断供应,而是要夺回产业链的“透明权”和“话语权”。新规要求申报企业必须详细说明稀土的开采、加工、使用全链条,并承诺不用于军事领域。审批结果还会“动态调整”,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出口资格将被直接暂停。这让中国不仅控制了供应的闸门,还掌握了下游产业的动态信息。

有人将此比作中国的“长臂管辖”,但这话明显不对。与美国无理由的打压不同,中国的管制建立在“资源主权”的基础上,并且提前三个月公示,给了全球企业充足的调整时间。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言:“我们管制的是稀土,不是技术,更不是合作——只要合规,该供应的还会继续供应。”

结语

这场由稀土引发的风暴,戳破了美国“芯片自主”的泡沫。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原计划今年投产,现在因为永磁电机和光刻胶的短缺,不得不推迟到2026年。说到底,0.1%的稀土门槛,照见了全球化产业链中环环相扣、谁也离不开谁的真相。

它证明了,真正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掌握核心资源和技术。美国如果还想继续玩卡脖子的游戏,恐怕得先想办法治好自己的“稀土焦虑症”了。

观察者网2025-09-25《美财长:世界经济最大风险,就是99%高端芯片在台湾生产》

直新闻2025-10-09《事关稀土出口管制,商务部连发两则公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芯片   稀土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永磁   产业链   亚利桑那州   光刻   全球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