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旭东文中说“八极、披挂拳徐雨辰回忆,天津事变不久,1932年他和张某去拜访李际春,在李际春的公馆遇到尚云祥,看到李际春与尚云祥的关系甚为密切,上下其手......”。请问童旭东先生,“上下其手”这个词语出自哪里?这是出在黄柏年《师友渊源录孙禄堂》的文章的词语吧。黄柏年说孙禄堂“自中外知名武士,多相与上下其手。卽北洋新军之立,君委蛇其间,为曳裾之游,”,你可真会拿来主义啊。
童旭东的文章中大篇幅的描述李际春是汉奸,且不论文章的真实性,徐雨辰的原文中可有说汉奸李际春吗?徐雨辰文章中说的是尚云祥“气游周身”和“丹田气打”这两项绝技,对尚的功夫佩服的五体投地。童旭东却曲解其文章的本意,说尚云祥与李际春关系密切,从而达到他污蔑造谣、败坏尚云祥先生声誉的目的。根据历史记载,李际春1931年11月到1932年年底在大连,而尚云祥怎么可能在1932年于其在家中见面呢,关于李际春1932年情况可以从百度百科李际春中找到,当年的报纸也都有报道,后续文章会进行说明。1932年尚云祥在做什么呢,德州市博物馆关于尚云祥的介绍中给了明确的回复。

德州市博物馆尚云祥
近代三大形意拳创始人之一尚云祥(1864-1937年),字霁亭,德州乐陵市人,形意拳武术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自幼酷爱武术,一生探索研习形意拳,拜名师,会武友,练得一身绝技,其“三绝艺”“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等功法名扬武坛,人称“铁脚佛”“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其汇集众家之长独创的形意五行拳,舒展大方、内劲充盈、爆发力大、气势宏伟,开一代宗风,被称为“尚氏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日本人曾千方百计聘其授艺,都被他坚辞拒绝。而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晋南练兵期间,聘请其为二十九军武术教练,则慷慨应允,带领弟子向二十九军官兵传授五行刀、八卦刀等刀法,并进行单人、班、排、连操练,使全军官兵刀艺大增。在喜峰口、罗文裕长城抗战等屡次战斗中,大刀队威震敌胆。有诗赞曰:“经年磨砺苦追求,终成一宗冠风流。以德行义济贫弱,痛击贼寇报国仇。”
由此可以看到,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曾千方百计聘尚云祥去授艺,都被他坚辞拒绝,而是应宋哲元的聘请他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也正是1932年期间尚云祥教授大刀队,才有的1933年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罗文裕大捷。官方评价尚云祥:他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现在正面的回复童旭东,九一八事变和天津事变后,尚云祥投入到了抗日队伍里的怀抱。
尚云祥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卫国御侮之志极强。尤此可见,谣言不攻自破。
童旭东在其文章中造谣说,史料中没有记录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从而否认这一事实。其实这种造谣不值得一驳,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史实不但民间书籍有记载,就是官方也有明确的详实记载。《逝去的武林》、《武林琴音》、《形意拳侠》等等都有记载,童旭东一定会说了,你们尚派形意拳传人记载的是自夸其能,不算。那今天就不提这些,只提官方书籍、网站中关于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情况记录如下:
德州市政协主编的《德州文史》第二辑77页:
“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警卫营长尚其英拜尚云祥为师,并请他任警卫营的武术教官。宋哲元见尚云祥艺精品高,便命他在全军中教授五行刀术。故而二十九军的大刀片,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大显神威。”
乐陵市政府网站关于尚云祥教授二十军大刀的的记载如下:
“尚云祥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卫国御侮之志极强。宋哲元晋南练兵期间,曾聘请其(尚云祥)为二十九军武术教练。尚云祥针对当时二十九军重武器装备缺乏,多用刺刀、大刀片等轻武器进行近战、夜战的特点,向二十九军官兵传授五行刀、八卦刀、形意刀、梅花刀等刀法进行劈刀训练。将刺、挑、拔、拉、撞各种动作,编成刺枪术,进行单人、班、排、连刺枪操练,使全军官兵武艺大增。在喜峰口、罗文裕长城抗战、“七七”事变及屡次战斗中,官兵们采用近战、夜战等战术,与敌人肉搏,大显神威”。
山东省体育总会官方网站关于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记载:“1931年,尚云祥先生受同乡宋哲元将军之邀请在国民革命军29军大刀队传授形意五行刀技,大刀队在喜峰口痛杀日军,大刀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201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山东省委省政府在省博物馆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在第二展厅重要位置,展出了尚云祥先生的巨幅照片和介绍,充分表现了党和政府缅怀尚云祥先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 出的重要贡献。

山东省博物馆尚云祥照片介绍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
山东省博物馆关于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记载:
尚云祥(1864-1937),山东乐陵人,乐陵籍武术大家,曾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教授五行刀法,其众多弟子在冀鲁边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喜峰口长城抗战记》一书中记载如下:
冯玉祥、宋哲元还聘请了一批武术高手,设计了一套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让部队勤加练习。如宋哲元专门聘请山东乐陵籍人尚云祥为全军的武术总教练,传授“五行刀”等武技。尚云祥绰号“铁脚佛”,曾担任梁启超组织创办的武尚学社河北京蒙藏大学武术教师,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系全国著名的武术大师。他一方面传授拳术,增加士兵战场格斗能力,同时将“五行刀”实用精华部分加以改造,编选出适合实战的刀术,选出有武术根基的战士加以培训,待这些人掌握后再在全军传授。
乐陵市统战部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乐陵乡贤·先贤篇②】“抗日名将”宋哲元中记载:“冀鲁边界一带自古尚武,他(宋哲元)便组建了大刀队,专门从家乡乐陵请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传授五行刀法,开展近距离突袭和夜袭。1933年3月,宋哲元指挥29军将士在长城要隘喜峰口、罗文峪与日军展开血战,宋哲元写下号令: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989年5月政协乐陵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宋哲元》一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第66页中记载了尚云祥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情况。原文如下:


宋哲元令全军士兵配备了特制的中国式大刀,并聘请曾任过梁启超创办的“尚武学社”和北京蒙藏大学武术教师,及被誉为“铁脚佛”、“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全国著名武术大师尚云祥(山东省乐陵县尚家村人),“为二十九军武术教练,使之传授“五行刀”等武技,作同敌人近战、肉搏时之用。
《武林名门尚芝蓉》一书中的记载:
是时,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宋哲元亦是山东乐陵人,以同乡之谊,邀请尚云祥为他的二十九军训练大刀队。大刀队为一营人,驻扎在铁狮子胡同,正对十二胡同的一个兵营中,内有一大片操场。尚云祥每天步行去操场训练士兵刀法。营长尚卫谦,东北人,高大白胖,是年四十余岁。是时军官多手执文明棍。尚卫谦的文明棍乃是一根二人夺,即拐杖刀,抽出便可刺人,可见其军人警惕不稍懈......后来芦沟桥事变,大刀队大显神威。朝阳大学的学生轮流出去打听战况,归来向尚云祥报告。尚云祥听说大刀队英武,甚为高兴。以上是尚芝蓉先生的回忆,说明尚云祥在二十九军的警卫营教授刀法,尚云祥所住的地方离兵营驻地非常近,步行就可以到达训练场地.据尚芝蓉说,宋哲元要求下面派车去接送尚云祥,尚显麻烦,执意要步行去,警卫营就每天都派一个士兵每天来接送尚先生。
《武林名门尚芝蓉》记载:
七七”事变后,当时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张自忠仍在北平城内与日人交涉,以免纵火滥杀,古都是以得保。日人初入北平,亦无暇整顿政务,加之对街道地形不熟,城内治安交通仍赖国民政府警察局原班人马管制。
从以上看出,当时是张自忠将军负责北京的政务,警察局还有由国民政府负责,尚芝蓉不但继承了父亲的武技,同时也承传了父亲尚云祥抗击列强的侠义爱国品德。当年女警常在车站、交通道口配合男警盘查行人,主要负责对妇女的搜身检查,常遇有携带手枪武器,出入京城的抗日情报侦察人员,尚芝蓉纵使摸到查出,也佯装不知,挥手放人,暗中保护抗日人士。
《武林名门尚芝蓉》原文如下:“女警与男警共同值勤,女警负责专对妇女搜身,多有中方谍报人员化装出入北平,尚芝蓉多次在暗中说:“别忘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时常有许多貌似农村妇女者,所携包袱中或于身体暗处藏有药品或枪支,女警纵使摸到,每每佯装不知,挥手放走对方。”尚芝蓉正是利用警察局武术教官的身份保护抗日志士,方便了中方谍报人员出入北平。1940冬,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高月保和乘兼悦郎在北平东皇城根(今地安门东大街)遭军统特工刺杀,两人均为贵族出身,这让骄横的日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让北平人看到了希望,鼓舞了中国人的抗日勇气。
以上是尚云祥先生教授二十九军大刀队的部分史料,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官方书籍以及报道不再一一展示。英雄不容亵渎,希望某些人好自为之。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