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黑龙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危机,短短十年间,这片曾经被誉为“北大仓”的富饶土地,流失了646万人口,相当于整个哈尔滨市的人口凭空蒸发!
翻开黑龙江的人口统计年鉴,数字触目惊心,2011年黑龙江的常住人口还有3831万,而到了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个数字已经骤降至3185万,十年间减少了646万人。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约1700人离开这片黑土地,相当于每天都有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庄从黑龙江地图上消失。
省会哈尔滨作为全省经济中心,本应是人口聚集的避风港,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人口持续外流的省会城市,十年间减少了62.6万人,而像齐齐哈尔和绥化这样的地级市,各自流失了超过百万人口。
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从2010年到2020年,黑龙江人口降幅高达16.87%,远超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期21%的降幅。
黑龙江的人口危机呈现出双重负增长的特征:一方面是机械性人口流失,另一方面是自然增长率持续为负,2020年黑龙江出生率仅为3.7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8.52%的一半,自然增长率低至—5.11%,全国垫底。
全省一年仅出生12万婴儿,对于一个三千多万人口的省份来说,这个数字简直低得可怕。
黑龙江的人口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资源依赖型经济的衰落,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大庆油田、鹤岗煤矿、齐齐哈尔重型机械等名字代表着新中国工业的骄傲,然而当资源逐渐枯竭,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城市开始面临转型的阵痛。
鹤岗的故事最具代表性,2010年那时鹤岗的煤矿支撑着全城三分之一人口的生计,但到了2015年,煤矿宣告资源枯竭,被迫失业的工人,只能另寻出路。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大庆油田,产量从巅峰时的5000万吨降至3000多万吨,油田子弟要么选择升学离开,要么南下打工。
鸡西的煤矿、伊春的林场,这些曾经支撑黑龙江经济的三大支柱,如今都在衰退,资源型城市的致命弱点在于:一旦支柱产业枯竭,又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便随之消失。
许多年轻人宁愿去沈阳送外卖,也不愿留在家乡领取每月3000元的固定工资,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让黑龙江在面对经济转型时显得尤为脆弱。
除了经济因素,黑龙江还面临着严酷自然环境的挑战,这片位于中国最北端的省份,每年要经历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极端低温可达—30℃甚至更低,这样的气候条件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直接抬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光是冬天取暖就比南方多花几十万,从大连港运货到哈尔滨的成本,比运到上海还贵,这样的成本劣势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导致私营经济长期羸弱,除了考公考编,年轻人几乎看不到其他出路。
地处偏远且交通不畅,使黑龙江在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方面处于天然劣势,有人开玩笑说,每到冬天,海南岛就成了“东北第四省”,三亚的大街上东北话比海南话还多,这看似轻松的调侃背后,是一个省份的人口正在经历的大规模迁徙。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山东、河北等地居民纷纷迁徙至东北,由于来自不同地域,未形成统一的宗族文化,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也逐渐淡化,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发展重工业,工人家庭居多,计划生育执行严格,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相比之下,河南农村即使在计划生育最严时期,也常见生到有男孩为止的家庭,广东潮汕地区宗族观念浓厚,生育率一直较高,这些地方的人口基数就这样逐步积累起来,而黑龙江则因为独特的移民文化和早期的高城镇化率,在面对全国性的低生育潮时几乎没有任何缓冲。
面对人口危机,黑龙江各级政府可谓绞尽脑汁,在鼓励生育方面,哈尔滨出台政策:生育二胎每月补贴500元,三胎补贴1000元,购房还可额外获得1.5万元补助,大兴安岭地区更为直接三胎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每月补贴500元,持续至孩子3岁。
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至少需要20万元,政府的补贴远远不够,甚至不够一年的学费,“不是不想生,而是生得起却养不起。”
更关键的是,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补贴又能发给谁呢?来登记领取补贴的大多是40岁以上人群,年轻人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根本没打算结婚。
尽管形势严峻,黑龙江也并非毫无希望,近年来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正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活力。
2024年冰雪季,黑龙江共接待游客超过6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惊人的1045.4亿元人民币。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雪乡等景点在短视频平台爆红,吸引了大批南方游客,冰雪旅游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冬季运动、冰雪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更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像鹤岗这样的小城市,因为房价低得离谱,反而吸引了一些厌倦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年轻人,他们带着电脑就能远程办公,在东北过着慢节奏的生活,生活成本比在北上广低太多,这种逆向迁徙虽然规模尚小,但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黑龙江的人口困境,是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困难、生育观念淡薄与严酷自然环境交织而成的死结。646万的人口流失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离去,是一座座城市的收缩,更是一代人梦想的破灭。
仅仅依靠发放生育补贴或怀念北大仓的辉煌,无法扭转这一趋势,黑龙江需要的是系统性变革:一方面要立足本地优势,发展冰雪经济、现代农业、对俄贸易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要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新兴产业落户。
在人才政策上与其单纯“砸钱”留人,不如创造能让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俄经济走廊的推进,都是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应把握远程办公兴起的新趋势,将低生活成本转化为吸引数字游民的优势。
人口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的表象,只有当年轻人相信留在家乡也能致富时,人口流失的趋势才可能真正扭转。
这条路注定漫长而艰难,但正如黑龙江人祖辈闯关东的开拓精神一样,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也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
黑龙江人民政府 - 2021-05-27:2020年黑龙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