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孩子的书桌,成了注意力黑洞……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前两天去小学同学家做客,一进她儿子的房间我就愣住了:书桌上堆着恐龙模型、奥特曼卡片、半包薯片,还有一杯牛奶。
孩子咬着铅笔,一会儿喝口牛奶,一会儿摸摸玩具,半小时了才写了两行字。
老同学叹气:“我每天陪娃写作业就像打仗一样,怎么催他的速度也提不上去!”
我赶紧拉着她回到客厅,悄悄告诉她:“这真不怪孩子。”
因为人类的注意力系统,天生就对移动的、鲜艳的、美味的东西更敏感,这本是进化留给我们的保命机制,却成了专注力的头号杀手。
书桌是孩子学习的主战场,东西放错了,就是在破坏注意力!
尤其是下面这三类东西,发现一个就要赶紧移走。
小汽车、扭蛋玩具、指尖陀螺、各种模型、卡片……哪怕再小的东西,只要是孩子能玩的,能摆弄的,都是专注力的“隐形杀手”。
它们对孩子有着致命吸引力,看见了就想伸手摸一摸,可一旦孩子从学习状态切换到了玩的状态,大脑就需要5-15分钟,才能重新深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所以,看似是只摸了一下小玩具,可孩子的思维链条已经断裂了,再次集中注意力学习,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Coco的班主任曾经跟我说过,那些书桌桌面整洁的孩子,往往作业质量更高,成绩更好。
不是他们更聪明,而是他们更专注。
把这些小玩具移到客厅的固定玩具区,告诉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到玩具区进行玩耍了,他的效率能提升一倍。
你可能觉得孩子用平板查资料、看网课重点,用电子手表看时间,这没啥问题。
但真相是:只要电子设备在孩子视野范围内,他的专注力就已经打折了。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手机放在桌上,即使是静音模式,学生的认知测试成绩也会比把手机放进包里的学生低20%左右。
这还是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小学生影响只会更大。
孩子的自控力要到20岁左右才能成熟,要求他无视眼前的电子产品,就像是要求一个饿了三天的人无视面包一样困难!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切电子设备请出孩子的房间!
需要查资料?向家长申请,当着家长的面查完,再回屋继续写作业。
如今桌面整理的攻略很流行,把笔筒、便签盒、书籍、日历全都堆在桌上,看似整理得非常整齐,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视觉拥挤效应”。
说的是:人的视野内物体越多,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就越低。
所以桌面上过多的文具、书籍,甚至是墙面上的标语、奖状,都在悄悄拖慢孩子写作业的速度。
推荐极简桌面:一盏护眼灯、一个笔袋,今天要用到的书和作业足矣。
其他文具可以收进抽屉,装饰品能省则省。
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给他送点水果、小饼干、牛奶,想着给孩子补充能量,却不知道这也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食物就在手边,本身就会激活孩子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他下意识地分心。
而且吃两口之后,血糖的波动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不但导致注意力急剧下降,还会影响解题思路。
一位营养师朋友告诉我:“很多孩子并不饿,只是看到食物就想吃。”
最佳做法是正餐吃饱,学习时桌面上不放任何食物,薄荷糖也不可以,如果需要加餐,可以到厨房的固定区域,吃完再返回书桌前继续写作业。
打造专注型书桌的核心就是:简化再简化!
不让孩子做选择,不用考验他的定力,他的专注力自然就提升来了!
今晚回家就花10分钟和孩子一起清理书桌吧。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让更多家长看到噢!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