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特别筹办了“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展览共分“风起云涌”“血荐轩辕”“山河不屈”“国民革命走出的帅府抗日将领事迹选录”四个部分,精选80余件/套、124件馆内外珍贵文物,生动讲述帅府人物坚决抵抗日寇的英勇事迹,展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磅礴力量,藉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展厅背景音乐为冼星海为抗战所作的三首歌曲《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民族精神》,观众在观看展览同时在旋律中感受到民族不屈的灵魂。值得一提的是,冼星海专门为粤军将士抗战所作曲、著名粤军抗战将领陈铭枢作词的《民族精神》首次公开弹奏,观众可根据歌词进行跟唱。
在展览互动部分,为深切缅怀抗战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馆方还特别发起“一封给英雄的回信”主题致敬活动,诚邀广大市民朋友和青年学子执笔抒怀,精选的市民明信片内容与英雄后人的回信,还将陆续在本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
何香凝行楷“还我山河”横幅
这件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的藏品是1938年何香凝题赠给印尼侨领房延凌的书法横幅“还我山河”,1938年何香凝在香港会见印尼著名侨领房延凌时表达了誓驱日寇,还我山河的决心,于是题字“还我山河”以为纪念。
1933年1月2日陈铭枢撰、李济深书:
《十九路军淞沪殉国并历年死难将士公墓纪念碑文》拓片
这件拓片是两位从大元帅府走出的著名抗日将领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一周年之际书写的,歌颂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中的丰功伟绩,遗憾的是存于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原碑已不存,后在原址修复的碑即是依据此碑文拓片重立。
1937年10月10日《非常情报》杂志第二号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在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一时间,“亡国论”甚嚣尘上,针对这种情况,宋庆龄发表一系列言论,呼吁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指出日本武力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让人们坚信:“中国是不可征服的!”这件文物刊载了宋庆龄的特载文章《中国是不能征服的》。
何香凝行书“赠前方战士寒衣有感”册页
1937年,为了支援前线官兵在战场上与日寇血战,著名妇女运动领袖何香凝率先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何香凝积极组织分会成员慰问战场伤员,赠送衣服和食品,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抗战前线。这是1938年10月10日她在赠前方战士寒衣后有感而录的行书。
程潜亲撰《中山先生丰功伟烈颂》
程潜是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曾担任大元帅府军政部长一职,在抗日战场上他立下遗嘱:“大敌当前,有进无退。中国虽大,也没有多少地方可退了。战死在阵地上是最光荣的! ”这件文物是1939年,正在前线抵御日寇的程潜感念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亲撰《中山先生丰功伟烈颂》,激励自己为国奋斗的决心。
资讯来源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记者:梅康明
FM96.2广州新闻电台《岭南私伙局》节目组采编
FM96.2 广州新闻电台《岭南私伙局》播出时间:
每周六、日 07:30-08:30(首播)
晚上 21:00-22:00 (重播)
广播收听方式:广东地区打开收音机调至FM96.2收听
手机收听方式:下载 花城FM APP,搜索“岭南私伙局”,
进入节目社区收听及回听往期节目
广州新闻电台 FM96.2 《岭南私伙局》
更多精彩音频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