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帅资历,上将的军衔,他当师长时,陈赓是营长,粟裕是班长

55年大授衔,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将领被授予应得的军衔,我军更是评选出了10位元帅和10位大将。

然而在这次授衔仪式中,有一个获得上将军衔的人,他的资历不比大将低,甚至曾经和元帅们并肩,但他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只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投笔从戎

这个拥有元帅资历,最后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的人,就是我军的周士第。

周士第和陈赓一样,都是黄埔一期的学生,他甚至比陈赓要更早在军中崭露头角。周士第出生于广州海南岛,他曾经有数个兄弟姐妹。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几个兄弟姐妹早早夭折,五个孩子中只有他最后活了下来。

因为家中小有资产,所以他的童年非常幸福。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从小就开始读书。他很聪明,老师教的东西一点就通,更是让他的父母非常高兴。

父母认为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所以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他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顺利进入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然而,就在他工作之后,一场疾病袭击了他的家乡,他的父母都在这场疾病中丧生。

而且灾难造成的后果太大了,他所在的学校也被迫关闭,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天地之间孑然一身的他,决定出去闯荡闯荡。他在学校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看书,书上写的其他地方让他很向往,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去了。

就这样,他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了广州。当时正好黄埔军校正在招生,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干脆就直接报了名。

就是这个行为,改变了他的未来。他很顺利通过了笔试,又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一名军校新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对我党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虽然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让人办的,但我党也为办学出了很多力,因此学校里也有不少我党的人。

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不少老师也是我党的,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政治部主任周总理。

周总理在黄埔军校,可以说是被所有学生都尊敬的存在。哪怕是老蒋一直不喜欢我党,他对周总理也非常欣赏。

周士第自然也很敬佩周总理,并在周总理的引导下加入了我党。他在学校的表现十分优秀,在北伐战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脱离组织

从学校毕业之后,他先在铁甲车队历练,后来又被编入第四军,成为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营长。

他在战斗中有勇有谋,遇事临危不乱,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欣赏。等到1926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独立团的参谋长了,晋升速度远超同期其他同学。

随着1927年的到来,我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直忍耐的老蒋自觉到了该出手的时候,悍然撕毁两党合作协议,背离了革命。

其实黄埔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都被编入了第一军,所以当时第一军也就成了国民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然而当初是两党合作,所以第一军中不仅有国民党,也有我党,也有以国民党身份加入我党的。

老蒋想要背离革命,就要从肃清第一军开始。他让第一军的学生们选择,留在第一军就要放弃我党的身份,保留我党的身份就要离开第一军。

跟着老蒋,那是肉眼可得的荣华富贵、前途无量。但要是选择了我党,未来在哪里就不确定了。毕竟按照老蒋当时的架势,明显要和我党不死不休。

但第一军中除了少量心志不坚的人,大部分党员都选择了我党。他们也被迫离开第一军,前往第四军投奔叶挺。

叶挺独立团隶属于张发奎的第四军,张发奎当时对我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恶意。这些人来了之后,张发奎也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收留了他们。

等到汪精卫背离革命之后,他也没有主动驱逐这些人。为了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我党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叶挺独立团扩编为一个师,周士第就是这个师的师长。然而在起义之后,我军想要的局面并没有达成,起义军也因此损失惨重。

周士第所在的部队,为了阻挡敌人对我军的追击选择留下来阻击敌人。然而因为寡不敌众的原因,部队伤亡大半。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不得不东躲西藏。然而坏处很快就凸显出来了,他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他找不到组织了。

此后他辗转香港、上海等地,一边寻找组织,一边从事反蒋运动,甚至还策划过刺杀老蒋,只不过都没有实现罢了。

后来他身份暴露被捕入狱,在狱中遭遇了折磨,却坚决不肯吐露和党有关的任何事情。

最终还是在宋庆龄的营救下,他才被释放了出来。即便有过挫折,他依旧孜孜不倦从事反蒋活动。不仅是他,他还拉上了黄埔军校其他不得志的同学们一起。

被授上将

后来他参加了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又参加了福建事变。一直到福建事变的时候,他才成功找到党组织并归队。

在刚回归的时候,他原本被安排在了红军大学担任校长。但组织知道他的能力很强,即便他曾经有几年脱离了组织,但组织依旧信任他。

尤其是贺老总,贺老总对他的军事能力很佩服,所以专门将他带在身边。他和贺老总一起奋战在战场上,给了敌人重大的打击。

等到抗战开始之后,他担任了120师参谋长一职,帮助贺老总出谋划策。后来他转战冀中,在华北大地展开抗战。

他多次带领部队粉碎日军的扫荡,日军恨他恨得牙痒痒。

然而在1944年的时候,他的身体因为长期高强度工作病倒了,不得不回到延安休养。即便回到延安之后,他依旧参与了解放战争的早期战役。

后来在解放战场上,他为解放大西北出了很大的力。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西南军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还奉命组建了防空军,参加了抗美援朝的防空作战。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有人为他鸣不平,认为他授上将是低授了,少说他也应该被授予大将军衔。

因为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是师长,但陈赓只是他麾下的营长,粟裕的职位就更低了。甚至就连陈老总,也不过是他麾下的一个团指导员。

大将和元帅都曾是他的下属,那他难道不应该被授予更高的军衔吗?其实,他被授予上将是很正常的。

虽然他的资历很高,能力也强,北伐时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和组织失联,大大影响了他的授衔。

因为当时他生病了,来到了香港治病,后来他听说香港国民党查得很严,所以决定偷偷去马来西亚治病。

然而他的这个行动,并没有向组织汇报,所以直接导致他和组织失联多年。

一直到福建事变之后,他才重新回到组织。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原本落后于他的人都赶了上来,所以他最后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参考文献

周士第:从“铁甲车队”走出的开国上将,邱会生,2023年11月0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军衔   南昌起义   元帅   黄埔军校   上将   独立团   我党   营长   师长   我军   资历   班长   组织   学校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