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8月13日清晨7点,大重庆市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暑热悄然蒸腾。翠园社区“唐姐理发店”门口,几位摇着蒲扇的老人安静地排开队伍,阳光斜斜穿过门楣,照亮墙上那张字迹早已泛白的价目表:“理发:3元”。店内,唐翠兰正利落地挥舞剪刀,开启她坚守了16年的“3元理发”日常。老顾客李大爷掰着手指感慨:“这些年房租水电样样涨,隔壁剪发都涨到30块了,唯独唐姐的理发价,像钉子一样钉在3块钱上!”
(8月14日《重庆日报》)
重庆“唐姐理发店”十六年如一日坚持3元理发,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服务业浮华之外的另一种坚守。当周边美发店动辄收费数十元、上百元,甚至数百元,唐翠兰价目表上那醒目的“理发:3元”,不仅温暖了老街坊的心,更提醒我们:市场需要精致的“美发店”,也绝不能少了实惠的“理发店”。
这份坚守,彰显了“百姓生意”的持久生命力。唐翠兰的顾客多是退休工人、低保老人。对他们而言,理发非关时尚造型,而是维系基本体面的生活必需。3元的定价,让老人无需为一次修剪踌躇。这种“薄利走量”的模式,既让经营者得以维持生计,更精准满足了特定群体的刚性需求。消费升级浪潮中,一些服务业过度追逐高端化、个性化,却忽视了普通民众对基础服务的渴求。唐姐的店有力证明:面向大众的平价服务,绝非“过时生意”,而是被低估的宝贵商机与社会价值。
尤其在老龄化社会加速的当下,“传统理发店”的价值愈发凸显。众多老人对染烫等复杂项目需求有限,他们最需要的是简单、利落、实惠的修剪。这类服务技术门槛相对不高、耗时短,却能精准满足老年群体的核心诉求。若有更多人看到并响应这份需求,开设类似平价理发店,不仅能切实缓解老年人“理发难、理发贵”的困境,更能开辟新的社区就业创业路径。如同便民食堂、平价药店,“百姓理发店”不应只是个体经营者的情怀孤本,更应成为城市服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平价理发”从暖心个案走向可持续常态,不能仅依赖个体的坚持。相关部门可通过减免小微税费、提供社区便民服务点等政策,切实降低其运营成本;行业协会亦可组织基础技能培训,引导更多人加入便民理发行列。当政策扶持与社区需求形成合力,才能赋予更多“唐姐”们坚守的底气和发展的空间。
美发店以精致时尚满足人们对美的向往;理发店则以平价实用守护着生活的日常体面。3元理发十六年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它回归了服务业最本真的价值:不仅在于锦上添花,更在于雪中送炭。我们期待未来的城市图景中,光鲜亮丽的“美发店”与扎根社区的“理发店”能够和谐共生,让不同群体都能在消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实惠与尊严,共同构筑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
3元理发坚持16年,不能只有“美发店”还有多些“理发店”,“百姓理发店”也是不错的生意,“传统理发店”也是商机。能够坚持16年,说明不是“不赚钱”而是“赚得少”,不过也足以养家糊口过日子!小生意也是大商机!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