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了讨好美国,看来是将反华进行到底了,前脚泽连斯基制裁多家中企,后脚乌外长就叫嚣,要求美国严厉制裁中国。要知道,中国进口大量乌克兰粮食,是目前乌克兰重要的外汇来源。而乌克兰却一再挑衅中方。
在8月1日的一次公开采访中,乌克兰外长安德烈·瑟比加语出惊人,直言乌克兰希望在2025年内结束战争,但同时向美国“提了几个要求”:第一,俄罗斯应该被踢出欧安组织;第二,俄罗斯民众必须为战争负责;第三,最引发争议的一条——特朗普必须对中国和印度实施严厉制裁,理由是这两国继续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等同于“资助战争”。
这三点看似逻辑清晰,实则漏洞百出。尤其是最后一条,简直就是对中印两国的莫名“甩锅”。中国和印度是否购买俄罗斯能源?确有其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根本不是什么“援助”,更不是“支持战争”,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更荒唐的是,真正从俄罗斯购买能源最多的,恰恰是那些天天口口声声“反俄”的欧洲国家。
根据《欧洲新闻网》的数据,仅去年一年,欧盟就从俄罗斯购买了31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和2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金额总计超过230亿欧元,远远高于他们对乌克兰的财政援助。而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作为非战争参与方,反倒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瑟比加的逻辑显然有问题,但问题远不止逻辑。
我们先从动机来分析瑟比加这番话。为什么乌克兰突然开口要求制裁中国和印度?表面上是指责能源贸易“支持俄罗斯”,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话术操控。乌克兰已经到了战争的临界点,内部经济崩溃、士兵士气低落、外部援助断断续续。换句话说,乌克兰正在“求生”。
在这种情况下,它需要制造舆论压力,需要甩锅。最方便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指责“中立国”没有站队。所以,瑟比加所谓“如果你不和我站在一起,那你就是敌人”的论调,其实不过是乌克兰为延续西方援助营造的一种“道德绑架”。
但这种逻辑的可笑之处在于,乌克兰自己心里最清楚,真正让俄罗斯能源贸易活跃的,是欧盟而不是中印。欧盟各国嘴上说着“制裁俄罗斯”,但脚下却还踩着俄罗斯的天然气暖气管。乌克兰不敢骂欧盟,反而去挑事中国,这种“两头通吃”的戏码,还真是演得“炉火纯青”。
乌克兰外长的表态,也再次暴露出一个问题:西方那套“非黑即白”的阵营政治,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前的全球格局了。把世界简单分成“我们”与“他们”,要求所有国家必须选边站队,这在冷战时期或许奏效,但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只会自取其辱。
中国一再强调中立、不拱火、不售武,是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扩大化,同时也符合中国一贯的外交方针。而不是像西方那样,用价值观当借口,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经济胁迫,甚至政治打压。
更何况,乌克兰自2022年以来,从西方国家那里获得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事和财政援助,这些援助也没能改变战场上的根本局势。你自己打不赢,却还要怪别人“没出手帮你”,这种逻辑,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而所谓“中印援助俄罗斯”,更是毫无根据的指责。中国和印度的立场非常清晰:做生意是生意,政治是政治。西方自己都在偷偷买俄天然气,却反过来指责他人,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表面上看,瑟比加的表态是情绪发泄,实际上就是为了讨好特朗普。当下特朗普和普京几乎已经翻脸,并对俄罗斯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在8月8日前停火,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就制裁俄罗斯,并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印等国实施二级制裁。
瑟比加这种言论,也是为了离间中印与俄罗斯的关系。然而,这种小算盘注定打不响。中印两国虽然在对俄能源的立场上有各自考量,但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独立判断,而非受外部操纵。
换句话说,中印不会因为乌克兰外长的一句“你们得被制裁”就改变既定政策。而美国若真要按瑟比加的建议去制裁中国和印度,恐怕先倒霉的不是中印,而是整个全球贸易格局。
瑟比加的一席话,再次印证了一个现实:乌克兰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已经开始焦躁、慌乱,甚至不惜攻击那些并未参与冲突的国家,以便争取更多同情与援助。但战争不是靠“绑架式发言”就能结束的,更不是靠扣帽子、甩锅就能转移问题的。
战争要结束,靠的是谈判和诚意,不是制造更多敌人。如果乌克兰真的想要今年结束战争,那么它更应该推动实质性停火谈判,而不是继续挑动阵营对立,把世界拖入更多的不确定中。
最后也想问一句:当乌克兰将希望寄托在“别人替自己惩罚别人”上时,它是否还记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平,还是永远做西方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这场战争,该结束了。但前提是,乌克兰自己,别再胡说八道了。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