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板还是吃了墨水的亏?西贝事件第5天:新华社等央媒接连发文

“罗永浩只是扒掉了他的上衣,没有西北老板想到自揭底裤,并嚷嚷着让所有的人都来看。”

这是网友在围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与罗永浩大战之后的由衷评论。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在贾国龙身上得到了具象化的诠释,越描越黑,也同样在贾国龙身上得到了诠释。

估计罗永浩也没有想到,自己挂出的10万块钱悬赏最终竟要被西贝老板给拿去。

说起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西贝预制菜”大战,还要从9月10日罗永浩的在社交平台的一则发文说起。

在发文中,罗永浩吐槽西贝的菜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卖得那么贵,简直太恶心,并建议国家应该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还没有等围观的群众反应过来,那边的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便跳脚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到贾老板的气急败坏。

不仅如此,贾老板对外表现的的格外的强硬,对方表示,哪怕自己生意不做了,也一定要告罗永浩,并且义正言辞的保证到西贝绝对没有一件预制菜,全部都是新鲜现炒现做的。

你别说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挺唬人的,所以在最开始时,不少网友还是挺相信西贝的,甚至一些人还怀疑罗永浩此举就是为了故意博取关注。

面对网友的怀疑和贾国龙的律师函警告,罗永浩也丝毫不怂,直接回应道:

“好,来吧。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自此二人的大战就此打响。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罗永浩还在社交平台上悬赏10万,寻找西贝预制菜的证据,并且贴心地保证自己一定会保护好对方的隐私,不让他人知道。

只是令罗永浩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大战他竟然全程没有任何参与感。

还没有等罗永浩甩出证据啪啪打脸西贝,那边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连“捅”自己十几刀,一边捅还一边大喊:“你服不服,你不怕。”

这一操作着实看懵了一群人。

见过自曝的,没有见过连底裤都掀出来的。

本以为贾国龙开放西贝后厨房,又是搞直播又是邀请媒体参观后厨厨房是身正不怕影子歪,对自己信心满满。

谁能想到对方本来就是个歪的。

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冷冻一年的羊腿,调制的“现熬”鸡汤。

当采访记者问道:“那鸡汤里的肉呢?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厨师也是肉眼可见地懵了,支支吾吾半天说出来。

除此以外,西贝后厨房也成为了这几天网友的乐子所在。

电磁炉颠锅、卡尺量菜,堪比新手的切菜速度、以及令人窒息的锅盖焖青椒炒肉丝......

更要命的是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西贝炒菜的锅和锅盖根本不匹配,一看就是临时拼凑出来的。

西贝一系列的骚操作硬生生地将网友们给气笑了,原来人无语到极致是真的会笑。

讲真的,西贝的老板和员工有这样的本事,干嘛非要在餐饮界,去春晚不好吗?春晚要是有这样的水平,看谁还瞌睡。

但即使到了这一步,西贝的老板贾国龙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预制菜,一个劲地拼命证明自己,你别说还真的有不少同行来给贾国龙声援。

餐饮同行

但他和他的同行越证明,西贝反而塌得越厉害。

明明是两个人的战场,偏生成为了贾国龙的一个人的“独角戏”。

倍感寂寞的罗永浩只好开开直播与网友唠唠嗑,并且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现做、什么是半预制、什么是复热预制,顺带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罗永浩看来,自己并不是反对预制菜,预制菜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在他看来,预制菜应该透明化,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大批网友的认同。

毕竟现炒和预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就拿冻水饺和现包水饺来举例,速冻的便捷、性价比高,现包的不用多说自然是新鲜、口味好,但速度相对较慢,价格也更贵。

这两种餐饮方式,说白了消费者都不排斥,也都能接受,但一切的前提是消费者具有知情权,要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一些黑心商家欺骗,拿着预制的品质卖着现炒的价格,以次充好,将消费者当傻子糊弄,什么样的东西就该卖什么价格。

但显然这么浅显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

这不,罗永浩直播刚一结束便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叫板。

对方名叫李剑是信良记的董事长,据说在餐饮行业里已经打拼奋斗了30年。

在这次直播中,对方道:

”我和老罗(罗永浩)其实是朋友,他的首场直播买的就是信良记的小龙虾,货物还是我提供的,但我这次必须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老罗这人也必须惹,他引导消费者以为‘现炒的就是健康,预售的就是垃圾’的观念,就是在误导人,就是在害人!”

咱就是说,究竟谁在误导人啊?

罗永浩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但是预制菜应该被标明起来。

抛开这些不谈,一袋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西兰花又能健康安全到哪里去?

但显然李剑并不这么觉得,在他看来,预制菜就是安全的,餐厅里使用冷冻原料和添加剂也都是正常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是对的,李剑还学罗勇浩在直播间央人寻找一家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餐饮店,只要有人能找到这笔钱就是对方的。

或许是推己及人,自己黑看别人也黑。

李剑在这之后还叫嚣道:“我倒要看看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说法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可想而知,这般嚣张的态度也将一众网友气得够呛。

面对网友的指责和讽刺,李剑还口口声声自己是为大家好,如果到时候餐饮行业不在使用冷冻材料,成本上涨,最后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此话一出,又将云南小炒放在何处?

就在这时人民日报结束了这场不见战火的硝烟。

9月14日下午14:57,人民日报发文向大众科普了预制菜的定义。

文章中明确提到“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需加热食用的预包装菜肴才算预制菜”。

随后还提到“只做过清洗、分切的蔬菜,还有速冻饺子、馒头等主食,不算预制菜”


之后新华社的发文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与罗永浩和大部分网友的核心观点一样,新华社同样也认为,消费者有对知情权的和对餐饮质量的诉求。

但可惜,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贾国龙作为西北的创始人却一直迟迟看不透,反而一个劲的和网友掰扯自己家餐厅的菜不算是预制菜,不符合预制菜的定义。

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结语

都说真心换真心。


在这方面麻六记显然做得很好,它也成功地接住了这波流量。

反观西贝,这几天无论是营业额和客流量都在持续下滑,但这一起又怪得了谁呢?


参考文献

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潇湘晨报,兑现悬赏!罗永浩要将10万元“预制菜证据”悬赏送到西贝公司,交给贾国龙

实探西贝:北京最大门店“堂食等位客流降七成以上

西贝上海中心门店客流量不降反增,员工称“今天使用的西兰花是8月14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财经   新华社   发文   墨水   老板   事件   网友   消费者   知情权   大战   餐饮   添加剂   人民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